都勻
“五級黨建鏈”促“家門口”服務再升級
(相關資料圖)
都勻龍山社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探索村社共建模式,為毛尖鎮雙新村提供農產品銷售場地。
本報訊 “5棟29樓墻壁瓷磚掉了,麻煩派人來修一下。”前不久,都勻市沙包堡街道龍山社區匯悅新天地小區居民謝啟發發現自家門口墻磚松動、脫落,于是拍攝照片傳至樓棟群,很快便收到網格員和物業管家“立即處理”的回復。
“幾個小時后,我回家就看到門口的墻磚已全部修好,完全看不出來破損的痕跡,這服務,這速度,真的太贊了!”謝啟發豎起大拇指。
精細化服務背后,是龍山社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不斷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的一次次實踐。
龍山社區地處都勻市重要商圈經濟中心,面積1.5平方公里,總人口2.5243萬人,是集游、購、娛、學、居、商為一體的城市綜合社區,服務面積廣,治理難度大。
曾經,由于停車難、停車貴、環境衛生差、設施不完善、物業管理混亂等原因,匯悅新天地小區居民與房開公司、物業公司矛盾不斷升級。
“小物業”事關基層治理“大民生”。如何提升群眾對物業服務的滿意度,打通基層治理痛點、難點、堵點?龍山社區找準黨建切入點,建立以社區黨委為主導,小區黨支部、紅色物業黨支部、網格黨小組共同參與的小區治理新格局。
“為緩解小區物業與居民之間的矛盾,我們不斷引導物業公司轉變工作思路,成立黨支部,探索運用社區、物業‘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模式,由社區黨委委員兼任物業公司經理、黨支部書記,搭建‘紅色物業’平臺,壯大紅色物業基因,做好各項服務。”龍山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唐曉梅說。
同時,延伸黨建觸角,推選業主擔任小區黨支部書記,明確小區黨支部引領小區重大事項決策、監管物業公司等職能,培育小區黨建“主心骨”;建立網格黨小組及相關議事制度,推動物業管理、小區治理等問題網格內發現、網格內解決,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在社區黨委的領導下,小區黨支部、紅色物業黨支部、網格黨小組對小區存在的問題共商共議,各自發力,有效解決了長期困擾居民的各類難點、痛點問題。”唐曉梅說。
匯悅新天地小區的變化,成為都勻市城市基層治理的一面鏡子。
近年來,針對基層治理體系不暢、工作銜接不力等問題,都勻市以提升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為抓手,以打造“五化社區·樂享勻城”黨建服務品牌為載體,不斷構建“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網格黨小組+黨員聯戶長”的五級黨建鏈,推動力量下沉、資源下沉。
在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基層黨組織引領下,社區干部、在職黨員、退休黨員、物業公司黨員、熱心群眾等主動參與,積極響應基層社會治理,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家園,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越走越穩、越走越實。
(天眼新聞記者 華姝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