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思:認識到過去的錯誤已經不可挽回,知道未來的事還來得及補救。
2、出處:《歸去來兮辭·并序》原文(精選):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3、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資料圖)
4、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
5、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6、譯文:回家去吧!田園快要荒蕪了,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靈為形體所役使,為什么如此失意而獨自傷悲?認識到過去的錯誤已經不可挽回,知道未來的事還來得及補救。
7、確實走入了迷途大概還不遠,已覺悟到現在的做法是對的而曾經的行為是錯的。
8、船在水上輕輕飄蕩,微風吹拂著衣裳。
9、向行人打聽前面的路,遺憾的是天亮得太慢。
10、擴展資料:《歸去來兮辭》是晉宋之際文學家陶淵明創作的抒情小賦,也是一篇脫離仕途回歸田園的宣言。
11、這篇文章作于作者辭官之初,敘述了他辭官歸隱后的生活情趣和內心感受,表現了他對官場的認識以及對人生的思索,表達了他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
12、作品通過描寫具體的景物和活動,創造出一種寧靜恬適、樂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
13、語言樸素,辭意暢達,匠心獨運而又通脫自然,感情真摯,意境深遠,有很強的感染力。
14、結構安排嚴謹周密,散體序文重在敘述,韻文辭賦則全力抒情,二者各司其職,成“雙美”之勢。
15、賞析:本文語言十分精美。
16、詩句以六字句為主,間以三字句、四字句、七字句和八字句,朗朗上口,韻律悠揚。
17、句中襯以“之”、“以”、“而”等字,舒緩雅致。
18、有時用疊音詞,音樂感很強。
19、如“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20、多用對偶句,或正對,或反對,都恰到好處。
21、描寫和抒情、議論相結合,時而寫景,時而抒情,時而議論,有景,有情,有理,有趣。
22、最后說明一點,就是陶淵明雖然歸隱田園,且不論他這種做法是積極還是消極,但他畢竟不同于勞動人民。
23、他寫《歸園田居》也罷,寫《歸去來兮辭》也罷,實際上是那個時代的一種現象,歸隱田園的也并非他一人。
24、然而他的歸隱造就了一個文學家,形成了一種文學風格,在中國文學史上熠熠生輝,光照千秋。
25、歐陽修說:“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一篇而已。
26、”此話雖過,但可以見出它在文學史中的地位。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