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不少同學就在重慶工作,他們多次向我推薦重慶的好環境、好政策,我愿意來重慶發展……”近日,2023年“百萬英才興重慶”全國重點高校巡回引才活動走進吉林大學、長春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宣傳推介重慶宜居宜業的發展環境、豐富優厚的人才政策,活動共吸引1600余人入場求職,973人與用人單位達成初步意向。
(資料圖)
校企聯動
平均年薪超16萬元
本次活動是2023年“百萬英才興重慶”全國重點高校巡回引才活動“走出去”的第5站,前期已赴長沙、昆明、北京、西安等10所高校開設專場,向人才介紹重慶經濟社會發展特點、人才政策及人才服務、科技創新平臺。
活動根據3所大學的優勢專業和學生就業需求,對報名參加活動的用人單位和崗位進行了優選和精準匹配,組織36家重慶市屬事業單位、博士后科研站、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點企業等用人單位共同前來,提供252個崗位,平均年薪超過16萬元,現場設有數字經濟專區,助力引進行業專才,服務我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同時,活動還在重慶英才網、重慶人才網、中國國際人才市場重慶市場官網開設高校巡回引才線上活動專區,提前發布活動信息,搭建對接平臺,將我市人才政策、企業的人才需求和崗位信息精準觸達高校人才群體。
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與東北更多高校共同搭建一條聯動協作的人才互通渠道,拓展畢業生崗位資源,實現重慶市重點企業與當地高校的精準鏈接,為畢業生更充分就業、企業高質量引才提供有力支持。
“我有不少同學就在重慶工作,他們多次向我推薦重慶的好環境、好政策,我對山水之城也神往已久,愿意來重慶發展。”駐足重慶專區的在讀博士雷江表示,這次來學校引才的單位都是大中型企業、高校以及創新研發機構,薪資和福利待遇也非常不錯,他的很多同學都投遞了簡歷。
“這是我們今年第4次參加百萬英才興重慶引才活動了,通過搭建校企合作平臺,讓我們可以更直接精準地對接高校學生。學生的專業和公司的崗位也非常匹配,目前已收到20多份簡歷,正在進行下一步溝通對接。”重慶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現場負責人段燕表示,人才是用人單位持續發展的基石,優秀的人才可以為單位帶來更多的鮮活力量,推動單位蓬勃發展。
多措并舉
釋放人才招引誠意
活動現場,學生還可以通過活動手冊提前了解現場崗位信息與重慶最新的人才政策,體現重慶滿滿引才誠意的活動專區也吸引了不少學子駐足咨詢。
“碩士畢業生和博士畢業生在人才引進中的待遇差別大嗎?”“到重慶就業待遇如何?”“機械專業入職后的提升空間在哪里?”前來應聘的學生詢問著金鳳實驗室,這一連串的問題背后是求職的熱情,是對重慶的向往,更是對未來重慶人才就業環境的認可。
中冶賽迪、中冶建工、汽車工程研究院、重慶機場集團、重慶材料研究院、重慶醫科大學等多家我市重點企業、高等院校組團前來,為吸引人才關注,用人單位頻頻出招。
重慶交通大學招聘代表表示,可以為入職人才提供科研啟動經費、安家費及人才補助;重慶醫科大學還為高層次引進人才在落戶重慶、協助配偶安置、出入境辦理、優質醫療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務,其中重慶科技學院更是建立起簡歷快速響應機制,現場實施手機在線登記,并直接將意向人才簡歷反饋給用人學院,同時形成應聘人才明細一覽表,半日內就可反饋結果。僅3月24日上午在吉林大學的活動中,就收獲了近20位博士的意向登記,極大提高了引才效率。
據統計,現場各用人單位共收到簡歷1843份,其中博士181人,碩士870人,本科792人,現場達成初步引進意向人員973人,其中博士97人,碩士556人,本科320人。
持續發力
將開展多場行業專場引才活動
據了解,截至目前,2023年“百萬英才興重慶”全國重點高校巡回引才活動已幫助4356名學生與用人單位達成了初步意向,搭建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平臺,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來渝就業發展。
近年來,我市在政策上持續發力,優化重慶“近悅遠來”人才生態,以“百萬英才興重慶”引才品牌為發力點,招攬全國重點高校畢業生,3月29日-31日,將組織一大批優秀的企事業單位赴成都重點高校集中引才。
下一步,圍繞我市重點行業需求,還將開展數字經濟人才專場、智能制造專場、醫藥衛生人才交流會、民營企業引才服務月等“行業專場”活動;并依托重慶英才網開展網上直播、全國高校巡回引才等線上活動;同時,聯動市教委、市大數據局、市半導體行業協會、各區縣等開展“博士渝行周”活動,共同邀請意向博士來渝交流座談。
上游新聞記者 譚旭
編輯:李周芳
責編:羅永攀
審核:廖異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