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和蘇州即將便利地實現地鐵跨省出行。
根據昆山發布消息,2月26日,蘇州軌道交通11號線項目工程驗收合格,初步具備試運行條件,于3月1日進行載重不載人試運行,年中進行開通初期運營。也就是說,于2015年延伸到昆山的上海地鐵11號線,即將與蘇州地鐵聯通,上海、蘇州兩地居民將可乘坐地鐵實現跨城出行。
蘇州軌道交通11號線的運營體現了滬蘇同城化的加速,在城市群中,交通互聯互通是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先導和支撐。與此同時,建設“軌道上的長三角”,城際鐵路、市域鐵路更是當前重點。
(相關資料圖)
滬蘇同城化加速
蘇州軌道交通11號線是江蘇首條與上海地鐵對接、蘇州首條通往昆山的地鐵線路,為長三角一體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示范工程,也是中國縣域經濟首條全城穿越的地鐵線路,工程總投資299.34億元,2018年開工建設。項目西起蘇州工業園區唯亭站,東止于昆山花橋站,與上海地鐵11號線相接。按照計劃,蘇州地鐵11號線將在今年上半年實現試運營。
作為“最牛地級市”的蘇州,2022年GDP為23958.3億元,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6。蘇州下轄的縣級市也在《2022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前十中占四席,其中昆山常年穩居第一強縣的位置。其中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蘇州本身所處的長三角地區,高教科技實力雄厚,高校、名校很多;另一方面,蘇州背靠上海,受益上海的溢出效應特別明顯。蘇滬持續強化的“同城效應”,也對兩地交通和公共服務一體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根據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鈕心毅教授等編寫的《2022長三角城市跨城通勤年度報告》,地級市層面,蘇州市與上海跨城通勤聯系最為緊密,是流入上海市域及中心城區跨城通勤者的主要居住地。
區縣層面,昆山市、太倉市和蘇州城區穩居流入上海市域的前三。2022年,流入上海市域跨城通勤者的前三位居住地為昆山市、太倉市和蘇州城區,分別占流入上海市域總人數的68.78%、12.95%、4.76%;上海市域流出通勤者的主要工作地為昆山市、太倉市和平湖市,其流出量分別占總量的56.21%、17.91%、8.06%。
另據昆山發布統計數據,2013年到2019年,上海地鐵11號線在昆山的三個地鐵站,日均進出站人次由2.65萬增長至6.2萬,漲幅達134%,單日最高人次達到8.27萬人次。蘇州軌道交通11號線的運營也讓滬蘇同城化加速,緩解兩地跨城通勤的壓力。
此前,花橋站是上海地鐵11號線的終點,不少在昆山居住的通勤者騎行到花橋,再乘坐地鐵前往上海,而在花橋站成為換乘站后,兩地的地鐵線網將實現融合互通。
加快市域鐵路建設
此前發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提出,長三角地區要統籌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布局和一體銜接,打造四網融合、覆蓋充分、內暢外通的軌道交通網絡。
到2025年,基本建成軌道上的長三角。城際鐵路營業里程約1500公里,長三角地區相鄰大城市間及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寧波與周邊城市形成1~1.5小時城際交通圈。市域(郊)鐵路營業里程約1000公里,上海大都市圈以及南京、杭州、合肥、寧波都市圈形成0.5~1小時通勤交通圈。
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教授徐瑞華認為,市域(郊)鐵路介于地鐵與國家干線鐵路之間存在的“空白地帶”,主要服務都市圈、城市群,比如在城鎮化程度較高的長三角地區,都市圈中心與郊區、周邊體量較小城市都具有較大通勤需求,就適合市域(郊)鐵路。市域(郊)鐵路更偏向“公交化”,但候車時間相較地鐵可能稍長。
擁有全國最密集的高鐵網的長三角區域,今年鐵路方面建設有哪些重點?
日前召開的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交通運輸部門主要負責人工作會議提出,為讓長三角變得“更緊密”,2023年,三省一市將以加快城際和市域鐵路建設為重點,提升長三角城市群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
上海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建設上海示范區線、滬蘇湖鐵路上海段等重要基礎設施。在上海今年的重大工程項目清單中,14項軌道交通項目中市域線有4項,包括市域線機場聯絡線、市域線嘉閔線、市域線上海示范區線、南匯支線。
連接上海虹橋主城片區與長三角綠色生態一體化示范區的市域鐵路——示范區線近日也發布了新的動向。
根據日前公布的上海示范區線選線專項規劃調整(草案公示),擬將線路進一步向東延伸至虹橋樞紐,正式新增青浦新城南站。市域鐵路上海示范區線工程的實施將有利于加強虹橋國際開放樞紐、青浦新城、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之間快速聯系服務,是建設“軌道上的長三角”的重要舉措。
就在去年7月,上海示范區線一期工程開工。該工程位于青浦區盈港東路與外青松公路交叉口北側,沿外青松公路南北向設置于路中,為地下三層三島四線車站(含公路隧道層)。建成后將實現上海示范區線、規劃嘉青松金線和軌道交通17號線三線同站換乘,打造面向長三角城市群、支撐青浦獨立節點城市發展的“區域輻射”綜合交通樞紐。
上海申鐵投資有限公司第六項目管理部經理王洋對第一財經表示,長三角城市間高鐵主干線布網相對成熟,城市點對點的時間已經很短,該城際線投用之后最大的特點,是公交化運營的隨到隨乘,乘客不用像乘坐高鐵一樣提前買票而是一票通行,乘客下了城際就可以直接換乘省市內的軌道交通。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長三角鐵路營業里程達13749.7公里,其中高鐵營業里程6700余公里。根據規劃,未來三年,鐵路上海局管內將新增營業里程2950公里,其中新增高鐵營業里程2500公里。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