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環球微資訊!我們請ChatGPT寫了近三年的高考作文,結果“翻車”了!

2023-02-18 10:59:48 來源:成都商報教育報道

記者丨沙西雪兒

最近誰是全網“頂流”?

無疑就是ChatGPT


【資料圖】

#上線兩個月活躍用戶破億##會取代人類一部分職業#

#美國89%的大學生都是用ChatGPT寫作業#

#國內高校也已有學生用ChatGPT撰寫論文#

有關ChatGPT的多個話題

接連登上熱搜

引發熱議

教育圈也表示了高度關注

同時,家長也有一些隱憂:

ChatGPT這么強大

會成為“作弊”利器嗎?

帶著家長的疑問

我們用高考作文

試了試這位AI“頂流”

在官網的聊天頁面中,ChatGPT的“自我簡介”十分坦誠:

能夠記住與用戶早些時候的對話,可以根據用戶的提示更正回答方向,但偶爾也會出錯,數據庫的實時性有一定局限……

面對記者的揶揄

“頂流”的回答中規中矩

能否幫忙寫作業?

“可以但不建議”

隨后

記者以高考作文考了考ChatGPT

結果是這樣

于是

記者又搜索到作文原題給它

ChatGPT思考了約20秒開始生成文字

但“頂流”有個問題

就是作文總是寫不完整

多次嘗試均是如此

面對記者的疑問

ChatGPT的回答是

考慮到也許是題目過長的原因

記者隨后又縮短問題

再次進行了嘗試

這次,同樣分為兩次詢問

ChatGPT終于寫出了一篇完整的文章

共計689字

全程耗時約兩分鐘

文章的創作過程?

ChatGPT這樣說

隨后

記者又讓ChatGPT寫了一篇

2020年的高考作文

那么

這兩篇作文水平如何

能得多少分呢

一起來聽聽一線老師怎么說

隨后,我們請樹德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高級教師鐘群以及成華區學科帶頭人、列五中學備課組長,高級教師曹興權分別對ChatGPT完成的兩篇文章進行了點評。

《可為與有為》

鐘群:25分

這篇文章從表面上看起來還很不錯,先進行溯源,繼而點明實質,再辨析利弊,條分縷析,邏輯是非常清晰的。無論是溯源時斷言“可為與有為是一種哲學觀念,源于中國古代儒家哲學”,還是分析利弊時言及“過分的主動性和過高的期望”“過分的安于現狀和缺乏動力”的弊端,顯現出思維的深刻和辯證。

但仔細閱讀就會發現文章存在嚴重的思維謬誤,即對“有為”的概念界定出現錯誤。ChatGPT認為“有為”是一種安于現狀的消極思想,對此關鍵概念的理解偏誤導致整篇文章的邏輯架構徹底坍塌,但不排除是題目不完整導致。除此之外,一般倡導考生在考場作文中綜合運用多種論證方法,尤其是善用事例論證來增強論證說服力,而本文全篇均為道理論證,雖然語言簡潔,但論證的力度是很欠缺的。

曹興權:46分

綜合來看,這篇文章采用“總-分-總”的結構,條理清晰,對比辨析,完成度較好。但主要存在三點問題:其一,字數不足。如果按照閱卷標準,每少50字扣一分。其二,關鍵詞理解有誤。ChatGPT雖然指出“可為”與“有為”源于儒家哲學,但錯把“有為”理解成了“無為”,這是很致命的一點錯誤。其三,缺乏例證。簡單來說,全篇只是在“講道理”,沒有論據。但在高考閱卷時,老師給分會相對寬容,所以我給出了這個分數。

“如何為自己畫好像”

鐘群:36分

這篇就更差強人意了。首先還是字數不足問題,有些老師會打得很低,我可能會給36左右,或者再低2分,因為那基本上不算作文,可以說只是列了幾條建議的提綱。

總體上講還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采用書信的應用文形式(雖然落款格式有誤),內容緊緊圍繞審視自我、規劃自我而提出建議,“首先”“其次”“此外”“最后”等詞語的運用使文章層次分明,每一條建議也比較恰切。但全文僅600余字,字數嚴重不達標使本文必然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內容不夠豐富,所有建議均是干癟的列舉,罔論高三學長對于高一新生分享感悟和建議時宜有的親切和真誠

曹興權:44分

就這兩篇文章來說,ChatGPT目前的寫作水平可以是算高三畢業生的良好水平,在思維條理方面是很清晰的,但有一個很突出的問題,就是對漢語、中國文化背后深層的含義理解不到位。無論是第一篇的“有為”,還是這一篇的“畫像”,它都無法準確地理解并延伸,這就導致它在面對創作類的題目時,寫出來的東西可能會浮于表面,文采欠缺。

至于家長們的擔憂,在看完這幾篇文章后,兩位老師均表示,如果學生借用AI寫作文,應該還是容易看出來的。“對于有固定答案的題目,學生用AI也許可以應付,但對于靈活創作類的,結果顯而易見。”曹興權說。

AI可能更適用于程式化寫作,表層條理清晰,語言表述簡潔,但對于文學性要求較高、注重情感的個性表達的體類完成度就不會太好,至于詩詞多半只能畫虎畫皮難畫骨。另外,AI作文的邏輯清晰極有可能只是表象,內部則可能出現一些偏謬。就所見到的這幾篇AI作文而言,遠遠達不到學生優秀作文的水平,在作品的文采、情感、思想等方面均存在較大的差距。當然也可能是因為與它的聊天互動還不夠充分,但無疑ChatGPT在適用于中文環境這方面還有更多需要優化的地方

鐘群表示,如果多看幾篇AI作文,會發現它們的風格很相似,某些方面優秀得有點標準,透著一股冷冰冰的刻板味,而學生的作文就算有問題,也是個性不一、有呼吸、有脈動的問題。“在我看來,個性、情感和創造大概就是學生作文也是人類文學創作的優勢。所以同學們,作文還是只能你們自己寫,AI幫不上。”

那么,AI的快速發展對于教育有什么影響呢?ChatGPT這樣的人工智能機器人真的有可能代替教師嗎?

在曹興權看來,AI的發展確實令人驚嘆。“像這次的ChatGPT,與之前的‘深藍’、‘AlphaGo’相比,可以說是有了翻天覆地般的飛躍進步。但是它也無法完全代替老師,舉個簡單的例子,是網課效果好還是線下教學效果好?答案不言而喻。人與人之間心靈感情的碰撞,面對面的交流溝通,是機器永遠不可取代的。”

如果過度地依賴AI,毫無疑問,會使人變得懶惰甚至退化。但AI對教育也并非“洪水猛獸”。曹興權表示,像ChatGPT這樣的產品可以幫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人類大腦學習知識的原理,從而使教學設計更加科學,更好地服務學生,提高教學效率。

鐘群也表示,教育人不必因此感到恐慌,實際上人工智能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早已開始,而且會越來越大,以后有很多工作可以由AI來完成,教育同樣受到巨大的沖擊,這也推動著教育必須進行變革,現在的教育不再只是傳授人類知識的精華,更重要是教學生解決真實情境中問題的認知工具和學習策略。

“而且,人的思想和情感是事物發展的變量,也是創造力的源泉,在教育活動中,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是豐富的寶藏,不可能被人機交流所替代,至少目前看不到任何可能性。”

注:封面源于攝圖網

關鍵詞: 高考作文

上一篇:焦點關注:如何在蒸鍋中煮蘆筍

下一篇:自硬蚱蜢芝士蛋糕食譜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