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不少工作單位
都設有薪酬保密制度
禁止員工打聽同事的工資
據報道,一商貿公司員工何靜
就因打聽同事薪酬而被單位開除
此事也引發了網友熱議
打聽同事工資被開除 她將公司告上法庭
據報道,何靜曾在一家商貿公司做銷售。一次偶然,何靜獲悉與她從事相同工作內容、業績不相上下的8位同事,無論工資收入還是業務提成都高出自己不少。
何靜以分配不公為由,向主管經理提出加薪要求。被問到如何知道自己的工資比別人低時,何靜據實回答。沒過幾天,公司以她嚴重違反規章制度為由與其解除勞動關系。
何靜不服,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認為,雖然勞動法沒有明文規定勞動者的收入是否應當公開,但公司規章制度中“對員工個人收入情況實行保密”的做法與《勞動合同法》中同工同酬的規定相悖。由此,法院認為公司的行為構成違法解除勞動關系,判令公司向何靜支付經濟賠償金。
對此,北京市中銀律師事務所律師楊保全表示認同。他認為,在用人單位規章制度規定了薪酬保密的情況下,當事人何靜打聽其他同事薪酬這一做法雖有些欠妥,但公司將打聽同事薪酬的行為作為解除勞動合同的依據并不可取。
根據《勞動法》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楊保全認為,“收入公開則是實現同工同酬的前提”。
薪酬保密制度成企業管理“高壓線”
因為打聽同事工資,剛畢業的李穎雖然沒有被解聘,但也因此吃了苦頭。
25歲的她碩士畢業后進入上海一家財務公司做會計,在一次和同事的閑聊中,李穎得知和自己同批入職、崗位相同的兩名同事工資都比自己高,便找人事經理詢問原因,卻挨了批評,“被告知‘再有下次就走人’。”
對于薪酬保密制度,在金融行業從事多年人力資源工作的張漫稱,這是不少行業企業常用的管理制度。薪酬保密更多是針對個人薪酬,但薪酬管理規則卻是人人都知道的。
張漫說,工作20年的員工不可能跟一名剛畢業的員工拿同樣的薪酬。“即使工作內容、工作任務相同,因學歷和經驗不同,每個人對企業的價值貢獻也有差別。”在張漫看來,同工同酬更多地體現在基本工資部分。
張漫所在的公司,將薪酬保密列入員工行為守則,員工在入職培訓時,公司會強調這是公司管理的高壓線。
應明確工資支付制度
“目前我國法律中并無明文規定薪酬必須保密,也沒有限制用人單位實施薪酬保密制度。”楊保全認為,在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情況下,薪酬保密條款在制定過程中只要雙方協商一致、制定程序合法有效,就應受到法律的尊重與保護。
不過,在用工實踐中,一些企業濫用薪酬保密制度的權利,對勞動者進行不合理控制,楊保全認為,這在某種程度上與《勞動法》規定的同工同酬原則相沖突。
薪酬保密制度在實際使用中,多因缺乏約束限制,與同工同酬原則產生沖突,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陳君玉認為,這對一些基礎性、常規性崗位,或同一工種的勞動者而言缺失公平,同工同酬的權益難以實現。“法律對于工資是否公示并無強制性要求,但勞動者對自己的工資享有知情權,因此,無論企業是否公示職工工資,都應制定明確的工資支付制度。”
薪酬保密制度合理嗎?網友意見不一
對于薪酬保密制度是否合理,網友有不同的看法。一些網友認為,不少公司對同樣崗位給的薪水有差別,工資應該公平、公正、公開,薪酬保密制度欠合理。
也有一部分網友認為,公司定薪是根據綜合因素決定的,實行薪酬保密制度合理。
對于薪酬保密制度,你怎么看?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