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年底別生病?醫院年底沖指標,限制使用醫療耗材

2017-12-28 22:02:54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年底別生病?2017年底,在知乎和醫療自媒體上,多地醫生抱怨說,醫院年底沖指標,限制使用醫療耗材,甚至不愿接收病人住院,盡量減少手術。

醫保控費問題搞得醫療圈雞飛狗跳的事年年有,這種內部的抱怨在2017年底發酵,是因為嚴控耗材被落實成文件下發:

一則落款為四川省某醫院11月中旬的通知,列出了限用的耗材,包括“止血材料(僅保留價格最低的兩種)”“精密輸液器(僅允許腫瘤內科、中醫科使用)”等;貴州某三甲醫院,燒傷科只允許使用兩種最便宜的敷料,能不用的耗材統統不用;而廣東12月也下發了新的通知,要加大對過度使用醫用耗材的查處力度。

正如朋友圈中所鼓噪的,這事確實挺嚇人,縫合線受限,以后剖腹產是不是要留大蜈蚣疤啦?年底醫院手術量減少,小病是不是得拖成大病才給治?雖然節省了國家的醫保費用,但對患者而言,這顯然是禍大于福。

更深層次的恐慌是,醫保是不是已經見底了?全國醫保的嚴峻形勢,早在幾年前就被專家反復提起、預測。清華大學醫療服務治理研究中心最新的一項測算顯示,如果不加以控制,中國醫療衛生總費用將由目前的3萬億增長到2040年的273萬億,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缺口將出現在2024年。

不過,現在畢竟不是2024年,新華社引用人社部官網數據辟謠,2017年1至10月,醫保基金收入14510.7億元,基金支出11047.7億元。醫保基金各省份均有結余,其中有26個省份累計結存多于50億元,其中22個省份多于100億元。

醫保不差錢,為什么要對醫用耗材下這種狠手呢?這不由得讓人想起最近的一則新聞,一位老干部,住進了監護室,其中某一天內,紗布就用了84包,并且在80天內冰敷1100次。

《中國新聞周刊》在早前的報道中,也關注到醫用耗材領域的腐敗。2010年以前,醫院職務犯罪案件主要發生在藥品購銷環節。從2013年開始,廣州越秀區人民檢察院發現,有由藥品環節向醫用耗材轉變的趨勢。

醫院對醫用耗材使用監管的缺失,是耗材領域腐敗多發的重要原因。在廣州,醫用耗材的采購,依然實行單獨的招標采購,與藥品的集中采購相比,這一領域的腐敗空間更大。

國家衛計委2016年全國財務年報數據顯示,公立醫院的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消耗衛生材料29.08元。而衛計委的目標是,到2017年底,城市公立醫院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

正如貴州省衛計委12月21號向媒體答復所說,2017年1至8月,貴州省185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較上年同期增長18.05%,超出10%的標準,在全國排名末位,已被國家衛計委責令整改。顯然,耗材“一刀切”鬧得最兇的地方,大多是為了趕在年底考核前完成任務。

不過,節約醫保費用,降低耗材比重,必須以犧牲醫療質量為前提嗎?北京積水潭醫院的@燒傷科阿寶醫生就撰文指出:“在我們主管部門批準的國家醫保目錄和地方醫保目錄中,不乏一些中國特色的“神藥”。這些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高度可疑,卻每年耗費大量的醫保資金。”

醫保捉襟見肘是大趨勢,面對大趨勢,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擠壓醫療耗材里面的水分,是天經地義,早就應該抓,該在每個環節抓,干嗎非等到年底為難患者呢?

關鍵詞: 耗材 指標 醫療

上一篇:同一天出生的你”捐款漏洞百出,同一小朋友兩個生日

下一篇: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關于公司生產經營情況的公告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