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世界快看:日系車、韓系車的未來在哪里?

2023-03-01 18:44:57 來源:騰訊網

看到三家日系車企2023年1月的銷量,不少人就說了,“日系不行了,日系要輸給比亞迪了……”

淡定好吧,乘聯會公布的數據,2023年1月國內乘用車市場銷量同比下降了41%。這樣來看,日系的下降也并不是那么夸張。不過,在轎車、SUV等細分銷量排行榜上,日系確實出現了上榜車型越來越少的情況。

雖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像鈴木在全球市場也活得挺好,但我們今天姑且來討論一下駱駝怎么不會被瘦死:


(資料圖片)

日系車以及同命相連的韓系車,在中國市場的未在,在哪里?

產品是基礎,產品決定價值,決定品牌。曾經日系車、韓系車面對自主品牌,擁有一系列標簽:省油、成熟、穩定、耐用、口碑好、服務好……

直到目前,在純燃油車領域,自主品牌的核心技術,如發動機、變速箱、底盤調校,也沒有真正追上日系車和韓系車。在售后服務、品牌建設方面,自主品牌也稍有差距。

但是,最關鍵的,自主品牌用SUV和“帶電”兩條腿,邁向了另一個維度。

價格更具競爭力、配置豐富到令人可以忽視一些小問題,品控越來越好帶來的產品質量突飛猛進,再加上油價上漲及各地新能源刺激政策,在入門工具型家用車領域,日系、韓系已然不是最優選擇。

那么我們回頭看曾經日系、韓系賣得好的原因:技術領先,性價比。那現在還能不能復刻呢?我覺得完全可以。

日系、韓系都有豐富的技術儲備,油、電、混動、氫能。但是,成本降不下來。看看豐田的插混,再看看自主品牌的;看看本田的純電,再看看新勢力品牌的。

當自主品牌用擅長的壓縮成本時,當新勢力品牌以虧損換取市場時,日系、韓系根本不舍得勻出配套企業的利潤,掌舵人不敢撕開一個財務黑洞。所以最近我很佩服豐田采用比亞迪的核心技術,打破壇壇罐罐,直接用便宜又合適的。

在技術、成本這個思維下,我認為,日系、韓系的未來在于中國同步上市全球最先進的技術、本地化生產降低成本。

日系、韓系車企在全球市場有那么多好東西、好技術不引進?還想在中國汽車市場最大化賺取產品生命尾期的價值?還想在每個環節都安排自己的供應鏈賺取最大利潤?

現在要賺錢,態度就要端正。最大的汽車市場就該享受最先進的東西,在商言商本來是挺簡單的事。要是不愿意賺錢,有的是企業馬上補上。汽車界有鈴木,手機界有三星,消費者是很無所謂的。

特斯拉不斷下降的價格和不斷提升的銷量已經摸清了道路,而且中國汽車市場的“綠牌化”趨勢已成必然。日系、韓系還掙扎什么呢?

本田、豐田最近宣布了自己的新車戰略。但其中,我更看好本田,畢竟認真的提到了插混車型,而且非常激進的跟自主品牌一樣,喊出了“2030年后Honda在中國不再投放新的燃油車”的口號。但豐田的插混,則沒有跟多消息。目前有個說法是,埃安要是做得好,豐田會考慮升級成掛上豐田LOGO的車型。

另外,福特別具特色的推出了強動力的藍牌混動銳界L,既有延續福特運動基因的意思,也有往電上面靠的意思。現代起亞也在積極推進他們在歐美市場表現不錯的純電系列。日產的電技術有點舉棋不定,但有把啟辰推向前臺的趨勢。

不過,核心仍然是性價比。大家一算賬都能明白,要是那么點電省下來的油費,在買車時都一次性花出去了,終歸是不值當的,特別是對于藍牌混動車型而言。

另外還得提一點,日系、韓系的經銷商體系可得好好維護,以免后面上了新產品銷售網絡出了問題。以往大部分日系、韓系品牌對經銷商的利潤還是很看重的,后來日產壓得太厲害倒也退了一批經銷商。所以豐田、本田、現代們別瞎折騰經銷商,能一起走到2023年的,都是感情很好的老朋友了。

這里啰嗦了半天,其實就還是三個核心點——

誠懇的態度,引入領先的技術,掌握綠牌時代的性價比。

做起來都很難,先說在這,邊走邊看吧。

文|吳劍

圖|網絡

上一篇:傳比亞迪個性化全新品牌將涵蓋多個品類

下一篇:理想汽車業績不理想,2022年虧損超20億,每賣1輛車虧損約2.7萬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