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新爆點,越來越多的國產豪華車型開始受到追捧,比如理想L8、L9、極氪001、騰勢D9、蔚來旗下多款車型都迎來熱銷,且在各自細分市場都有不錯的市場表現。反觀豪華品牌尤其是二線豪華品牌,在強大的市場力面前,它們受到了不小的沖擊。
(相關資料圖)
根據最新上險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合資/進口豪華車零售市場銷量總計347萬輛(含特斯拉),同比下滑2.7%。其中二線豪華汽車品牌下滑明顯,甚至有些品牌跌幅已經超過50%。
數據顯示:包括雷克薩斯、路虎、捷豹、林肯在內的二線豪華品牌,2022年銷量跌幅同比均超過10%,其年銷量分別為18.27萬輛、6.79萬輛、2.09萬輛、7.94萬輛;同比跌幅分別為16.7%、15.3%、17.4%、13.4%。
此外凱迪拉克2022年銷量18.61萬輛,同比跌幅20.1%;英菲尼迪年銷量僅有6391輛,同比下滑更高達56.8%。作為最穩定的二線豪華品牌雷克薩斯,2022年國內市場全年累計銷量17.6萬輛,同比下滑也達到了22%,這也讓它在華連續17年銷量上漲的紀錄被終結。曾經國人最認可的二線豪華品牌最終在新能源崛起時代,迎來市場反轉,加價提車的雷克薩斯在2023年還會那么倔強嗎?
有業內人士分析,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和國產新能源汽車產品的硬核實力,已經讓很多二線豪華品牌失去了生存空間,越來越多的國人也不再那么信奉所謂的“工匠精神”,并拒絕再當冤大頭。隨著國內消費者的不斷成熟,對產品的需求明顯高過于品牌需求時,二線豪華品牌靠賣標的時代也即將結束。
進入2023年后,除了BBA一線豪華品牌同比下滑外,二線豪華品牌同樣下滑嚴重,以雷克薩斯為例,開年首月雷克薩斯在華銷量迎來“開門黑”,單月銷量僅6600輛,同比猛跌62.4%。雖然受到春節假期等因素影響,但其下滑速度還是遠高于同比下滑37.9%的行業平均水平,足以見得雷克薩斯在新能源時代的掙扎。
雷克薩斯在國內市場一向以“工匠精神”聞名,其可靠性更是被人津津樂道。但殊不知這幾年其實在產品品質方面,雷克薩斯并不是那么讓人放心。根據國內知名汽車投訴網站數據顯示,雷克薩斯旗下ES、RX、NX、IS多款車型都遭到車主投訴,包含轉向系統異響、車身異響、中控臺異響、車載互聯故障、電瓶故障、發動機無法啟動、影音系統故障、燒機油、儀表臺開裂、部件老化等在內的多種產品問題投訴。
此外,雷克薩斯因品質問題也是召回不斷,據統計,2022年雷克薩斯累計召回新車2.85萬輛,以2023年2月份為例,2月2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管理中心網站上顯示:豐田(中國)將召回包括雷克薩斯GS、IS、RC等車型在內的22965輛車。2023年開年一批車召回數量已經和2022年幾乎持平,這也表明了其品質方面的壓力。
據悉,2023年雷克薩斯召回車輛主要原因還是設計產品品質問題:雷克薩斯召回范圍內車輛因燃油箱通風管外殼上部形狀不當,使用過程中可能產生微小裂痕,長時間使用后裂痕可能逐漸貫穿殼體。燃油箱加滿燃油情況下,可能從通風管外殼裂痕貫穿處滲油,存在安全隱患及不合理排放危害。雷克薩斯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將對召回范圍內的車輛免費更換改良后的燃油箱通風管。
其實,雷克薩斯進入中國市場這么多年,最大的賣點就是車輛可靠性和穩定性,不過近幾年雷克薩斯卻因產品品質和車輛安全問題被多次大規模召回。根據不完全數據統計,近三年內雷克薩斯僅因存在安全隱患而被召回的缺陷車輛就已經接近40萬輛。大規模召回,也讓人們看到了雷克薩斯的賣點產品可靠性已經遭遇了撼動,此次在華大規模召回,對于雷克薩斯的不可靠口碑無疑進一步加深。
此外,此前因為LM300h高速發生交通事故導致車輛自燃,后排車門鎖死無法開啟導致救護不及最終讓乘客的記憶永遠留在了第二排。而后有國內自媒體自費買了豐田埃爾法和嵐圖夢想家兩款車,并做了兩車對撞試驗,結果百萬級的埃爾法被打臉,安全性完全不及嵐圖夢想家。
還有一點關于雷克薩斯的印象應該都很深刻,那就是其終端加價情況嚴重,要知道包含ES、LM在內的雷克薩斯多款車都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加價銷售,LM甚至加價50萬都提不到車,但2022年很多車型甚至包含ES都不再加價,甚至一些終端還有優惠。產品價格體系松動不得不讓很多人唏噓:雷克薩斯真的不行了。
不僅如此,終端的銷售、服務等環節也是問題不斷。在筆者所在的河北保定某終端經銷商,被顧客投訴強買強賣,豐田威爾法低配車充當高配車賣給消費者的奇葩操作,讓顧客持續因此事件在網絡上持續發聲,也讓我們看到了豐田(中國)的店大欺客嘴臉。
多年來,雷克薩斯在國內市場憑借著品牌“口碑輿論”加價銷售,也賺得盆滿缽滿,但隨著銷量下滑、“口碑輿論”開始崩塌之時,其品質問題也開始不斷暴露,雷克薩斯動力弱、橫置平臺等缺點開始不斷被人們提及,因此銷量下滑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而口碑輿論、品質低洼又反過來影響終端銷量。
誠然,雷克薩斯為代表的的二線豪華品牌銷量持續下滑,除了自身問題之外,比亞迪、蔚來、理想、極氪等新能源車企對其沖擊也是一大因素,國內傳統燃油車們開始紛紛轉戰新能源市場,而雷克薩斯依然雷打不動保持傳統燃油車。目前雷克薩斯在國內僅有包含UX、RZ兩款純電動車型和NX、RX兩款插電混動車型共四款車型在售,整個2022年,雷克薩斯的新能源車型累計銷量也就3000多臺,總占比2%左右,這樣的新能源市場占比也足以說明雷克薩斯在新能源市場上的羸弱。
寫在最后:
隨著新能源市場的爆發,越來越多的汽車品牌紛紛布局新能源并開始上探,很多新能源產品動輒就30萬元以上的起售價,這也預示著越來越多的高端豪華品牌在不斷沖擊著傳動豪華品牌市場,尤其是不斷蠶食二線豪華品牌市場份額,BBA為代表的一線豪華品牌,同樣感受到了壓力,因此加劇了BBA的轉型與下探,進而壓力傳回了二線豪華品牌。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曾表示:“自主品牌在智能電動車領域的表現很亮眼,這與豪華品牌形成了差異優勢。國產智能車的崛起推動了消費觀念的變化,豪華車和合資品牌燃油車在用戶基盤上的優勢已經被國產智能車沖淡。
存量市場的到來讓國內汽車市場競爭環境日趨殘酷,消費升級趨勢下,中國自主品牌不斷崛起,高端化也在日益提升,加上一線豪華品牌不斷加速產品布局,價格不斷下探,因此導致以雷克薩斯為代表的二線豪華品牌如夾心餅干一般,十分難受。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