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俠表示,汽車產業的變革,聽上去很美好,但挑戰無處不在。如何才能順利實現這一偉大的變革?唯有創新,“尤其對于中國汽車產業,當自然的紅利、人口的紅利、政策的紅利、跟隨的紅利逐漸消失之后,唯有創新能夠引領我們持續進步,實現趕超”。
“汽車產業的變革,聽上去很美好,但挑戰無處不在。一切都在變,全新的技術和產品、新的資本、新的產業生態,一切沒有先例可遵循”,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兼中國國際商會汽車行業商會會長王俠在4月25日的2018北京車展高峰論壇上表示。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兼中國國際商會汽車行業商會會長王俠
如何才能順利實現這一偉大的變革?王俠認為,唯有創新,“尤其對于中國汽車產業,當自然的紅利、人口的紅利、政策的紅利、跟隨的紅利逐漸消失之后,唯有創新能夠引領我們持續進步,實現趕超。除了科技和產品創新,我們的商業模式創新、機制體制創新和管理創新也要協同,形成強大的、方向一致的合力”。
在王俠看來,全球的汽車產業正處于一個季節交替之中。在本次北京車展的參展名單中,除了那些耳熟能詳的中國品牌和國際品牌,還集中出現了一批全新的品牌。汽車+互聯網、造車新勢力、電動車、智能網聯、無人駕駛等變革的力量,在一次次沖擊傳統汽車產業的神經之后,變成了一件件落地的產品,而本屆北京車展,可以說是這些變革力量的一次“匯報演出”。
活動現場
“汽車的前一百年是內燃機的時代,汽車人用一種無以倫比的機械產品完美地解決了人們出行的基本需求。在第二個一百年,汽車進入了新動能時代”,王俠直言,“電動車改變了傳統汽車的心臟,而智能網聯又為傳統汽車插上了一對翅膀”。他進一步指出,“在這個新動能時代,以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輕量化為代表的技術變革引領了產業革命的方向,催生了產業鏈的重構;新勢力造車與傳統車企的轉型升級在競爭中融合,帶來了整個產業格局的重塑;無人駕駛的技術夢想和共享出行的模式創新疊加在一起,為我們描繪出汽車使用的全新場景和汽車生活的無限可能”。
除了產業層面的變局,“汽車最根本的變化在于從出行工具華麗轉身,成為人們娛樂、社交和共享的工具,成為一個集多種功能于一身的綜合移動終端,甚至成為信息的收集者和能源的傳遞者”。王俠分析:“新動能時代的汽車,從根本上改變了人與車的關系、車與社會的關系,汽車成為新的社會生態的構造者”。
最后,王俠提出,“新的技術革命正在重新定義汽車,而汽車性能、功能和使用屬性、使用環境的變化也將重新定義我們的生活”。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