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長江行——共舞長江經濟帶”采訪團17日上午來到湖南省岳陽市君山采桑湖采訪,在藍天白云下,波光粼粼的水面,不斷帶給記者們種種驚喜,重點保護植物屢屢露面,珍稀鳥類頻頻出現,候鳥還變成了留鳥,這里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候鳥天堂。
據悉,采桑湖位于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面積7.43平方公里,是洞庭湖水域冬夏季候鳥小白額雁、反嘴鶩、白鶴、天鵝等的主要繁殖和棲息地。
而在前幾年,這片美麗的采桑湖卻飽受詬病。由于歷史等原因,物產豐饒的采桑湖一直是當地農民謀生的寶地。2014年,采桑湖承包經營者在未經當地水利、林業、環保等相關部門批準的情況下,在采桑湖大面積種植蓮藕,進行掠奪性開發,造成人鳥爭食,引起環保志愿者的擔憂與焦慮,擔心會造成人鳥爭食的狀況,這也引起了君山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
該區在第一時間叫停采桑湖內的經營活動,并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經過與承包戶多次協調,依法解除了合同,并要求相關單位限期整改,恢復原貌。人為經營活動迅速被依法強制停止,但近4000畝的蓮藕卻在采桑湖蠶食候鳥主要繁殖和棲息地。
為使采桑湖生態向有序的方向進行演化,盡快恢復濕地生態平衡。該區在自身科研力量薄弱的情況下,向湖南省、市科研部門求援,從水系連通、濕地恢復、鳥類棲息地保護、濕地保護能力建設四方面入手,制定了最科學最可行的修復方案,以期改善采桑湖生態環境。
該區首先拆除1800米的矮圍,降低6820米的間堤,并設置2個水閘,以保證采桑湖內的水體暢通。為加快濕地功能的恢復,該區在清除完采桑湖水面種植的蓮藕后,還定期清理采桑湖內水葫蘆、空心蓮子草、福壽螺等有害生物及外來物種,并移植各類沉水、浮水植物300多畝,珍稀瀕危濕地植物10000余株,打造出以雞婆柳、蘆、荻、菰等植物為主的4500米濕地植物防護帶,構建完善了采桑湖的立體原生態水環境。并建設2個2000平方米的生態島和2個2000平方米的候鳥食源補給地,種植冬小麥,為候鳥提供了豐富的食源。同時,該區還由相關單位組織人員定期開展生態監測和巡護工作,確保了采桑湖生態長治久安。
提升水質、加強生物多樣性、建設生態島、增大候鳥食源補給地、建立長效保護機制……一系列的措施有效落實,采桑湖濕地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完整性得到修復。據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監測結果顯示,采桑湖水質明顯得到改善,總體達到Ⅲ-Ⅳ類水;在湖區監測到的水鳥有6目8科23種13863只,達到歷史新高;發現濕地植物31種,隸屬17科29屬,其中還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2種。
上一篇:河北將重點打造4家省級旅游度假區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