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訊 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猶如兩條銀色的絲帶纏繞著華夏東極撫遠。雖已進入冬季,但是全國各地游客的熱情依然不減,云集在祖國最東方,賞雪景,觀日出。
東方第一縣星軌。
2017年,全市共接待國內外游客75.6萬人次,同比增長26%,其中,接待國內游客69萬人次,同比增長25.7%;接待出入境游客12.55萬人次,同比增長27%;旅游業總收入實現5.14億元,同比增長64.7%。
頂層設計旅游產業駛入發展快車道
赫哲民俗客棧。
撫遠擁有大界江、大濕地、華夏東極、黑瞎子島、赫哲魚獵、淡水魚都等眾多獨特的旅游資源。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旅游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黑瞎子島景區相繼建成了黑瞎子島濕地公園、東極寶塔、界樁交接儀式原址、探秘野熊園等旅游景點,2016年12月國家旅游局正式批復黑瞎子島旅游區為AAAA級景區。隨著黑瞎子島知名度的不斷提高,登島游客逐年增多。島上美輪美奐的原生態景觀,完善的基礎設施,獨具魅力的景點,給前來游玩的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特別是2014年以來,撫遠市高度重視旅游業發展,對旅游產業進行頂層設計、科學謀劃、精準發力,以加強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充分發揮"華夏東極"、"兩國一島"、"兩江雙城"、"淡水魚都"四張名片效應,全面推進國際休閑度假養生目的地、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城市建設,著力打造"兩座金山銀山",旅游產業的資源優勢、內生動力和帶動效益得到極致發揮,旅游人數和收入逐年遞增,各項指標增幅均高于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旅游產業駛入跨越發展的快車道。界江民俗
旅游市場不斷壯大豐富
撫遠在發展傳統生態游、跨境游的同時,借助赫哲族聚居地的獨特優勢,全力傳承發揚赫哲民俗文化,著力打造烏蘇里船歌旅游風光帶,依托知名旅游企業整體打包運營烏蘇鎮赫哲族村,建設了29棟58戶赫哲家庭旅館,建成漁家樂餐飲7家,投資200多萬元建設了赫哲族民俗博物館,打造了一套完整的赫哲民俗游體系,把吃、住、玩、游、購、娛發揮到淋漓盡致,也使赫哲村步入知名旅游目的地行列,吸引了很多省內外旅行社慕名前來考察旅游線路和旅游項目。
目前烏蘇鎮已構筑起了赫哲民俗展示館、魚皮系列、漁家樂、赫哲民居、特色魚宴、篝火晚會等數十項吃、住、玩、游、購、娛項目,2017年接待游客創歷史地達到9萬余人次。
景區景點的設施完備和服務的提升,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便捷的交通優勢更是注入了強勁動力,助力撫遠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撫遠鐵路、航空、高速公路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依托便捷的交通優勢,旅游客源從省內延伸至沈陽、大連、北京、上海等國內大中型城市,并開通了大型旅游專列、"黑瞎子島"旅游觀光專列以及北京-撫遠旅游包機等服務,省外客源從2012年的15%增至35%。
俄羅斯游客通過撫遠口岸。
今年6月,首列外籍旅游專列駛進撫遠,上百名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的游客,來到華夏東極觀光旅游。
隨著旅游市場不斷壯大,該市旅行社從2013年的12家增加至目前的43家,導游從業人員發展到130余人,從事旅游行業人員超過2萬人。旅游接待能力不斷提升,全市賓館、旅館已經發展至313家,床位達4500余張,旅游產品更加豐富,形成了黑瞎子島生態觀光游、自駕游、東極太陽廣場觀日游、赫哲民俗體驗游、撫遠至哈巴境外游等多條精品旅游線路。
營銷推介旅游產品搭上互聯網平臺
撫遠市在叫響華夏東極特色旅游品牌的同時,不斷強化旅游營銷推介,精心制作大量宣傳片在各大媒體網站推出,不斷改善旅游配套服務,定期組織旅游企業到全國各大城市和俄羅斯參加旅游產品推介會,與國內外大型知名旅游企業加強合作,通過互聯網、大馬哈國際攝影節、中國東極國際文化節等各種節會以及"中國兩極穿越"2017黑龍江自駕旅游等主題旅游載體,全力拓展客源市場。
今年,該市又搭建了"撫遠智慧旅游APP服務信息平臺"。游客通過手機可以進行旅游咨詢、酒店預訂、美食預訂、特產在線購、景點瀏覽登。并積極創建全國全域旅游示范城市,加入了沿黑龍江旅游產業帶聯盟,沿烏蘇里江旅游產業帶聯盟,形成開創市場互通有無、利益共贏的發展新格局。
幾年來,撫遠旅游業發展鼓點鏗鏘、步伐豪邁,發展畫卷不斷延伸。在"爭取率先創建成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目標指引下,撫遠市旅游路徑清晰、成果豐碩,全域旅游框架初顯。"華夏東極"、"兩國一島"、"兩江雙城"、"淡水魚都"城市品牌響譽國內外,知名度、影響力越來越大,旅游目的地吸引力越來越強。
未來,撫遠市將深入推進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耕省內外、俄羅斯遠東國際市場,推動旅游業區域一體化發展和跨境旅游合作發展,爭取早日將撫遠建設成國際休閑度假養生目的地。
原標題:撫遠寫實做強特色旅游品牌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