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氣象臺6月20日6時發布:今天白天多云間陰,早晨有輕霧,中午至傍晚有分散性雷陣雨,北轉南風二三間四級,最高氣溫33℃;夜間多云轉晴,南轉北風一二級,最低氣溫20℃。
今天中午至傍晚有分散性雷陣雨,局地有風雹,注意防雷防雨防風;明日開始氣溫持續高溫,注意防暑降溫。
厄爾尼諾再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夏北京或高溫少雨
今年夏天,北京會出現多少個高溫天?北京市氣候中心主任王冀介紹,受厄爾尼諾影響,北京今年夏季整體或將呈現高溫少雨的氣候趨勢。
據介紹,北京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半干旱季風氣候,高溫、降水集中是北京的夏季特點。但今年不同的是,在拉尼娜事件結束后,厄爾尼諾又出現了,全球氣候格局或將被扭轉。當地時間6月8日,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發布厄爾尼諾警報,宣布這一氣候現象已經出現,預計到秋冬時節會達到中等至強程度。
厄爾尼諾影響之下,北京到底會受到多大影響呢?王冀表示,根據以往的氣候觀測資料分析,厄爾尼諾出現后,北京夏季很可能會呈現“高溫少雨”的趨勢,秋季降水也可能偏少。考慮到厄爾尼諾將會在冬季發展到頂峰,預測北京冬季整體氣溫可能較往年偏高一些。“現在距離冬季還很早,這是一個提前很久的預測,具體情況還要看臨近的預報。”王冀說。
王冀分析了從1991年至今的氣候資料,以降水為例,厄爾尼諾總共出現了6年,當厄爾尼諾出現后,大部分年份京津冀地區的降水會偏少。“但降水總量偏少不意味著今年夏季北京的每一場雨都偏小,厄爾尼諾不是影響北京天氣的唯一因素,也會有階段性偏多的情況。”王冀說,每一場天氣情況具體如何,還是要關注臨近的天氣預報預警。
繼今年5月中旬北京部分地區出現高溫天氣后,6月5日,代表“北京溫度”的南郊觀象臺氣溫突破35℃,迎來該站今年第一個高溫日,較常年平均的6月10日提前了5天。
如今北京是熱得越來越早了嗎?據中國天氣網統計,1971年至今,北京的第一個高溫日出現時間呈現提前趨勢。20世紀70年代,首個高溫日通常出現在6月中下旬至7月;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首個高溫日出現的平均時間提前到6月中旬;進入21世紀,往往還沒到6月中旬,氣溫就躥至35℃以上。
除了首個高溫日提前,北京高溫日數的上升趨勢也很明顯。20世紀70年代,北京的年均高溫日數為3.5天;到20世紀90年代,升至9.7天;進入21世紀后,年均高溫日數均超過10天,2011年至2020年的年均高溫日數更是達到11.7天。北京還出現過高溫日數超20天的情況,其中,2000年最多,達26天。1999年、2017年和2018年的高溫日數也都超過了20天。
北京的熱不僅表現在首個高溫日提前、高溫日數增多,整個夏季(6月至8月)的平均氣溫也在一路走高。根據1971年至2020年的大數據,在20世紀70年代,北京夏季平均氣溫為24.4℃。到2011年至2020年這十年,夏季平均氣溫高達26.6℃。此外,1999年之后,北京還出現過4次超過40℃的高溫天氣。
厄爾尼諾是指發生在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海水大范圍持續異常偏暖現象。雖然距離遙遠,但也能跨越山海影響我國氣候。“今年的氣候趨勢必然和去年不一樣。”中國氣象局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表示,“在厄爾尼諾背景下,去年我國‘南旱北澇’的格局將扭轉為‘南澇北旱’。”在氣溫方面,隨著厄爾尼諾強勢回歸,全球5月份平均溫度已經超過了2016年,成為1850年以來最熱的5月。“對于厄爾尼諾是否在今年或者明年創造更多的暖紀錄,要密切地關注,并做好充分的準備。”周兵說。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