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娛樂3月18日報道(文/伏蓉)昨晚,正午陽光熱播劇《相逢時節》迎來大結局,簡寧兩家矛盾再升級,犯錯的人都各自接受了懲罰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兩家人心里的恨意雖未完全消退,但也學會了放下,生活恢復平靜。而雷佳音飾演的簡宏成和袁泉飾演的寧宥的情感走向則留下了開放式結局,兩人雖然在劇的最后沒有走到一起,但心里從始至終都有對方,只看時間能不能慢慢平復這么多年留下的傷疤了。
對于這樣的結局,有的觀眾覺得無法接受全員BE,直言“追了個寂寞”,#相逢時節 爛尾#沖上熱搜;也有人哭得淚目,為雷佳音和袁泉愛而不能在一起而遺憾。
但,導演似乎也只能這么倉促收尾了,畢竟,鋪陳了全篇的“血海世仇”想要簡單化解并不是那么輕易的事。硬要在結尾HE了,才是有點侮辱觀眾了。
縱觀《相逢時節》在衛視的播出表現,其實還算不錯。據“中國視聽大數據”顯示,開播首周《相逢時節》在東方衛視收視率均值最高,達到0.615%;播出近半,已經超越湖南衛視《婚姻的兩種猜想》,登頂衛視收視冠軍。尼爾森數據顯示其衛視晚間時段收視率、收視份額均為第一;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其網絡熱度排名第三。而大結局實時收視,更是讓播出平臺東方衛視和浙江衛視領跑前兩名。
然而好收視也難掩《相逢時節》口碑上的兩極化。大結局當晚,這部劇在豆瓣開分僅4.8分,截至發稿已跌至4.7分,基本算是正午陽光成立以來史上最低分的作品了,縱觀評論區,以批評聲居多,甚至有觀眾認為,這是“正午出品必屬精品”金字招牌的第一次滑鐵盧。
原因不外如下幾點:
首先,《相逢時節》的類型模糊冗雜,劇情狗血,但卻又很壓抑。《相逢時節》開篇就走了強情節路線,捅人、跳樓自殺,兩家恩怨由此帶出?!吧虘穑珡统稹本鸵呀泴⒄麄€劇的抓馬氣質拉滿,而穿插其中的“出軌”、“小三”、“官司”、“坐牢”、“孩子非親生”等狗血橋段,更仿佛是編劇把收視流量密碼研究得透透的后精心編排的。
然而,都這么狗血了,該是個高能爽劇吧,但《相逢時節》偏偏還不是。雷佳音和袁泉兩人出演的“中年版羅密歐與朱麗葉”,因兩家恩怨愛而不得壓抑情感,永遠疏離、直至結局依然將愛留在心底,看得人鬧心不已。但不得不說,這兩人的演技還是撐起了這段特殊的情感關系,要是換個別人演,恐怕早就崩得不行,但他們倆卻在狗血的氛圍中演出了一種文藝片才有的內心掙扎感,讓觀眾也被帶入跟著感同身受,倍感壓抑。
而這,也是《相逢時節》之所以口碑兩極化的原因之一吧,既要又要,既想要狗血強情節帶來的眼球效應,又想要高級化情感關系的表達來提升質感,那最終就是誰也沒討好。愛看文藝片的觀眾嫌狗血,愛看狗血的觀眾嫌不夠爽。
其次,劇中的人物行為沒有邏輯,動機牽強可笑。就拿這個貫穿全篇的“世仇”來說。到底為什么仇?到底誰跟誰仇?寧爸爸把簡爸爸捅了,沒死,但是他自己死了,這是荒誕起源。人都死了自己老爸都不計較了,簡敏敏至于恨到要把對方家趕盡殺絕嗎?欺負孤兒寡母能報哪門子仇?而寧家也挺牛,自己家人犯了事畏罪自殺,他們反倒恨上被害人一家了?就說要恨吧,也只能恨簡敏敏害得他們不得安寧吧,結果從頭到尾也沒正八經針對過簡敏敏去。
但凡兩家有一個會說“對不起”的,這劇第一集也就大結局了,沒后面啥事了。編劇硬是拗出來了一個人為的“仇恨”,讓兩家莫名其妙地恨了半輩子。
除了兩位主角以外的人物都設計得過于符號化和功能化,如果說簡敏敏的功能是“挑事激化矛盾”,那么寧恕這個人物的功能就是“挖坑”。
劇中他說自己因為簡家多么悲慘,因而處心積慮報復。但觀眾開篇看到的卻是一個在職場混得如魚得水的他,能把大佬們忽悠得團團轉,怎么也沒法跟悲慘聯系在一起。他精心設計的復仇,起了個頭就進行不下去了,后面的很大篇幅簡稱《給寧恕收拾爛攤子》,前面策劃得有多高深,后面就有多敷衍,報仇報得也跟兒戲一樣。
全劇正面女性角色的缺乏也讓觀眾存在異議。簡宏成前妻陳昕兒永遠跟神經質一樣瘋癲無理;寧宥的媽媽寧惠則永遠固執執拗一根筋;簡敏敏就更不用說了,撒潑胡鬧,觀眾看到就頭疼……
人物立不住,則全篇都很難支撐。劇中所有的事似乎都有“原因”,但是所有的原因都經不起推敲。
但演員們還是貢獻了優秀的表演,尤其雷佳音,真劇拋臉,前面還是《人世間》里憨厚老實的周家小兒子周秉昆,轉瞬就戴上墨鏡誰也不愛,演起了氣場十足的霸道總裁,毫無割裂感。他與袁泉兩人的情感關系也很文學化,在他們的演繹下雋永又詩意。羅海瓊、梁冠華、練練等黃金配角也讓角色鮮活明亮。
《相逢時節》雖然槽點很多,但也要為正午陽光這次新的類型嘗試而給出鼓勵。哪怕是考量流量收視的狗血強情節劇,也依然拍出了一個專業團隊應有的精良質感和高級感。劇情雖有缺憾不足,但也不乏思考和含義,有值得回味的空間和價值。好的團隊不怕試錯,就怕原地不前。每一次嘗試都是一次經驗的疊加,期待接下來,用更多的優質作品造福觀眾。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