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12月1日報道近日,于正新劇《當家主母》被質疑劇組“毒死”真貓,在劇組解釋小貓沒有死亡后,質疑聲并未散去,有博主稱劇組曬出的小貓舔血漿視頻為“P圖”,隨后又有自稱該劇群演的網絡用戶稱小貓已被“電死”。11月29日凌晨,電視劇《當家主母》官方發文稱,在拍攝中小貓并未死亡,也沒有受傷。針對小貓被“電死”的言論已經報案,將“追究造謠者的刑事責任”,并發布視頻稱小貓已經回家。有網友稱,劇組給“替代貓咪”創建了賬號,并花錢買了推廣。昨晚,自稱是《當家主母》一位群演發文稱,自己當時在現場,同時他還曬出自己在場的畫面與個人信息,表示愿意為自己說的話承擔一切法律責任。
這并非影視劇組第一次被網友質疑虐待動物。2018年熱播劇《延禧攻略》出現摔鸚鵡籠的鏡頭,不少網友認為,籠子里的鸚鵡已經死亡。有科普博主指出,該鸚鵡是二級保護動物“和尚鸚鵡”,像是被淹死的。
新《三國》導演宣傳影片戰爭場面殘酷宏大時提到,“我們的馬在拍戲中一共犧牲了6匹,瘋了8匹,連馬都受不住了,你想想大概是什么樣的一個戰爭場面吧。”說者“自豪”,聽者心中不是滋味。
曾經一度,動物演員被劇組歸為“道具組”,視同“道具”進行管理。影片上映后,片尾字幕不會提及動物演員和背后的團隊名字。2007年,一位導演在節目《流金歲月》中指出,14年前他指導的電影《犬王》中,飾演“海龍”的是一條立過很多戰功的老軍犬,它當時咬住的是真炸彈,電影拍攝的也是軍犬被真正炸死的鏡頭,引發軒然大波。
撇開一些爭議性的話題,至少,尊重生命、保護動物越來越成為影視行業共識。對待動物演員的態度,將成為片方是否具備人文關懷的一把尺子。動物演員在劇組的時段,誰來負責其生命健康和安全?“監護人”由誰來指定?是否需要第三方或行業監管機構、協會派專人進劇組進行監督?動物演員問題,將隨著相關話題的討論、反思,不斷進入行業視野。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