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走極端,完全不讓孩子們打游戲也很難真正實現,而是要合理利用時間,玩游戲不能過度?!?/p>
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持續對游戲行業進行整頓,劍指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等問題。全國人大代表、杭州技師學院教師楊金龍早在2020年全國兩會上就提出建議,用“刷臉”技術來實現“實人認證”,以“實人認證”為基礎,建立防沉迷防過度消費系統等。2020年下半年,楊金龍就陸續收到相關部門的書面答復,介紹有關政策正在制定中,這讓他備受鼓舞,“提出建議管用,實現上下聯動,履職積極性更高了”。
此后,對游戲的規范管理持續進行,楊金龍也一直關注,他認為近年來年輕人沉迷游戲的問題有了明顯改善,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游戲開發商要注意內容和情節對年輕人的影響,家長要更關心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學校要為孩子們提供更豐富的文體活動,綜合施策,逐步改善這個問題。
楊金龍表示,2021年8月,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提出嚴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的時間,所有網絡游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其他時間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嚴格落實網絡游戲用戶賬號實名注冊和登錄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實名注冊和登錄的用戶提供游戲服務。
談及一些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游的措施,楊金龍表示:“我認為不宜走極端,完全不讓孩子們打游戲也很難真正實現,而是要合理利用時間,玩游戲不能過度。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游戲有社交屬性,有的孩子玩游戲,可能就是小伙伴都玩,這樣大家才有共同語言。家長也不能推卸自己的責任,有的小孩沉迷游戲,是不是說明家長的引導和教育存在缺失?為什么別的孩子就沒這么沉迷,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從游戲本身來看,內容要正能量一些。有些游戲內容比較殘酷,甚至血腥,小孩子可能會沉迷其中的角色,對身心健康不利。所以,游戲開發和后期審核上要嚴格把關,內容最好是益智類的。游戲開發者要思考,一款游戲出來后,內容和情節對社會有沒有危害,對小孩有沒有危害。”
楊金龍稱,現在對游戲行業進行了一些限制,包括時長等,除了控制,還要合理引導。要減少孩子們玩游戲的時間,就要給他們提供更多的選擇,用更有意義的事情來填充空余時間。比如,各級各類學校要多提供一些文體活動,讓學生們在學校的課余活動再豐富一些,在學習之余可以多參加體育活動,有益身心健康,也能培養更多愛好,提高格調。此外,家長也要更重視,小孩的習慣是可以培養和規劃的,家長多用心陪陪孩子,也多提供一些興趣愛好活動,對于玩游戲也立一些規矩,有助于培養孩子的自律。 (記者 李澤偉)
上一篇:進京郵件無安檢和消毒標識將被退回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