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2月28日電 (記者孫紅麗)一段時間以來,金箔冰淇淋、金箔巧克力等食品的熱度持續升高,噱頭蠻大,受到不少人的追捧。
對此,北京市疾控中心官方微信發文指出,金銀并不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無任何營養價值。雖然食用金銀箔粉后,不會被人體吸收,但如果大量食用無法消化的物質,就存在一定的健康風險。有一些偽劣金銀箔粉并非純金銀加工,可能含有其他重金屬或污染物,如果食用會帶來更多健康隱患。
另外,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參考國外的食品,其中金銀箔粉的使用量很小,所以實際成本不會高。但因為利益驅動,加之消費者掌握的信息不對等,這些食品的實際售價可能會很高,導致消費者交了不少“智商稅”。所以消費者要擦亮眼睛,沒有必要花這個冤枉錢,也不會顯得多有面兒。
所謂金銀箔粉,即金(銀)箔、金(銀)粉類物質,其實就是金屬金、金屬銀經過一定物理手段被加工延展成極薄的片狀或粉狀,多用于建筑裝修或工藝品。金箔比蟬翼還要薄的多,一般而言,1克金就可以制成約0.5平方米金箔,基本上相當于一大塊地板磚的大小。
金銀箔粉能不能在食品中使用?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在國外也許可以,但在國內不能。
具體來說,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FAO/WHO)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經評估,認為金箔可以作為食品添加劑,用途為色素。歐洲議會和理事會條例規定,歐盟允許金(E175,Gold)、銀(E1741,Silver)作為色素用于糖果、巧克力的涂層等,可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在日本、澳新等國家,金箔也有一定的應用,比如蛋糕裱花裝飾、酒調制等。
但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食品安全標準規定,金銀箔粉不是食品添加劑,更不是食品原料,不能用于食品生產經營。
2022年1月29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聯合印發了《關于依法查處生產經營含金銀箔粉食品違法行為的通知》,要求嚴厲打擊生產經營含金銀箔粉食品、虛假宣傳金銀箔粉可食用以及進口含金銀箔粉食品等違法違規行為,堅決遏制“食金之風”。
為什么在其他國家能用,我國卻不允許使用呢?
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首先,每個國家批不批準使用某種食品添加劑,需要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包括人群膳食暴露情況等)來確定。我國批準使用的某些食品添加劑,在其他國家也不一定能用。
其次,一種物質能不能作為食品添加劑,要看本身安全性,也要看工藝必要性。在我國,金銀箔粉就沒有使用的必要。雖然食用金銀箔粉后,不會產生化學反應,也不會在體內堆積,更不會被人體吸收,而是會原封不動地排泄離開人體,很難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但如果大量食用無法消化的物質,就存在一定的健康風險。
另外,從營養學角度來說,金銀并不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無任何營養價值,甚至沒有味道,食品中使用金銀箔粉,實無必要。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大家要堅決向“金箔銀粉”說不。當發現金銀箔粉用于食品生產經營時,請立即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