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期。打噴嚏、流鼻涕、咳嗽、發燒……同樣是感冒,為什么有的人不吃藥就能痊愈,有些人卻要“大動干戈”?近日,人民網記者采訪了鄭州人民醫院鄭東院區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盧濱,跟大家聊聊“感冒”那些事兒。
“感冒分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盧濱醫生介紹,普通感冒是由著涼、勞累等因素引起的上呼吸道癥狀為主要表現的疾病。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傳染性疾病,不僅影響上呼吸道,還會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
盧濱醫生表示,普通感冒的癥狀主要是鼻塞、流涕、打噴嚏,伴有輕度至中度干咳,或伴有低熱,體力、食欲無明顯影響,大多數人以上呼吸道癥狀為主,全身癥狀較輕,一般沒有危險,傳染性較弱。
“流感常在冬春季節流行,有甲流和乙流,傳染性很強。對于老人、兒童、肥胖者、孕婦或有基礎病等人群,流感可致重癥肺炎,甚至導致死亡。”盧濱醫生說,流感患者往往會出現高熱,可能一兩天內體溫上升到39℃以上,可持續3~5天,常伴有咽痛、寒顫、咳嗽、胸部不適,全身癥狀多,頭痛、肌肉乏力、食欲下降等癥狀明顯。如果近期接觸過確診流感的患者,或者周圍人群中出現多例類似癥狀的患者,此時要高度警惕,可能存在被流感病毒感染的風險。
盧濱醫生表示,如果出現頭痛、咳嗽、喉嚨痛等癥狀,應密切關注體溫。測量體溫前20~30分鐘避免劇烈活動、進食、喝冷水或熱水、冷敷或熱敷,并保證腋下干燥。
如何預防普通感冒和流感?盧濱醫生建議,勤洗手戴口罩,咳嗽、打噴嚏時注意遮擋,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離。加強室內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環境清潔。避免聚集性就餐,盡可能減少在人群密集場所的停留時間,若必須去要全程規范佩戴口罩。勞逸結合,適當運動,增強體質,避免吹風受涼。飲食方面均衡營養,生熟分開。另外,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視頻制作:實習生宋鳴鈺)
下一篇:筑牢防疫關,平安好過年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