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檀生前近照。 圖片由成都醫學院提供
一個月前,作為成都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專業2018級本科2班的學生,劉雨檀跟大多數成醫學子一樣,每天一早起來,食堂吃飯、教室上課、圖書館看書、醫院實習、寢室休息、同學玩樂、操場跑步,大學生活匆忙而規律,辛苦而快樂。
但2021年11月3日清晨的7點20分,劉雨檀的生活被摁下停止鍵,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她再未醒來。
12月11日凌晨,劉雨檀離世后,她的爸爸媽媽決定,捐獻女兒的眼角膜和遺體。
捐獻證書。圖片由成都醫學院提供
12月11日中午,成都醫學院遺體捐獻接收站的老師將劉雨檀從醫院接回了校園。令人悲傷的是,這次回校,劉雨檀不是繼續自己的校園生活和學習,而是由學生轉換為了“大體老師”。
“大體老師”是醫學生對遺體捐獻志愿者的尊稱。“大體老師”捐獻遺體供醫學生學習、解剖。他們雖不能講話,卻用自己的身體,教給學生們最直觀的醫學知識。
劉雨檀爸爸回憶說,女兒是自己不惑之年時降臨到身邊的,這個小天使帶來了太多太多的美好和歡樂。
出身于中國航天人的家庭,爸爸媽媽從沒有過分寵溺,一點一滴地塑造了劉雨檀的善良。
學姐回校考研沒地方住,劉雨檀就帶回家里;一位同學提前返校沒地方住,給劉雨檀一個電話,就來家一住10多天。
兩個月前的9月25日,劉雨檀剛剛過完21歲生日,她的最后一條QQ動態,也停留在了這一天:
“一歲一禮,一寸歡喜,我已亭亭,無憂亦無懼。愿今天的計算機大家都有個好成績,不只是你有趣有盼,不負心中熱愛。愿以誠摯之心,不負歲月之教誨。”
配的圖是朋友送的花、生日蛋糕和一個小包,還有自己的開心笑……
學妹荊艾琳記得,生日那天是星期六,劉雨檀考完英語六級。“她感覺很好,晚上聚會,她說是我送了她人生的第一束花,她很珍惜朋友送的東西!”本來,荊艾琳想在劉雨檀實習結束時,在她寢室門上掛上“恭迎劉雨檀返校”的紅色條幅。“當時還打算開個玩笑,可現在,再也掛不上去了”。
“我大女兒幾年前就簽了捐獻遺體的志愿書,我和她媽媽也有這個想法。”劉雨檀的爸爸說。但他沒有想到的是,小女兒劉雨檀卻走在了前面。爸爸媽媽對劉雨檀的很多美好期望,再也無法實現了。
劉爸爸說,女兒的爺爺是第一代中國航天人,她是航天人的后代,她還沒有為社會做過什么貢獻,捐獻遺體就是貢獻了。給需要的人,讓生命延續,她也活在我們心中,這與她一心想要學醫的精神一致——幫助更多需要的人,完成她最后的心愿。(素材由成都醫學院提供)
劉雨檀生前近照。 圖片由成都醫學院提供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