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20日電 (記者張文婷)今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進一步做好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就當前疫情形勢、本輪疫情防控情況等問題,相關負責人進行了詳細解答。
本輪疫情整體上進入掃尾階段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表示,截至目前,本輪本土疫情波及的省份中,有8個省份連續14天以上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額濟納、黑河、大連等邊境口岸城市疫情得到快速有效處置。多個省份在一個潛伏期左右控制住疫情。全國本輪疫情整體上進入掃尾階段。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吳良有也表示,目前全國的疫情整體呈現向好的形勢,多省疫情均已得到控制,除了遼寧省大連市以外,其他省份近日僅個別地方有零星病例報告,病例主要來自集中隔離點和風險管控區域。
其中,大連市疫情總體趨于平穩,病例數明顯減少,風險持續下降,但局部地區仍然存在社區傳播風險,需要警惕疫情的反復。
總體看,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各地區各部門全面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各省份的疫情基本都在一個潛伏期左右得到有效控制。
吳良有特別提醒,目前,各地還不能松懈麻痹,仍然要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國家衛生健康委將密切關注各地疫情發展形勢,全力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工作。
六措施讓本輪疫情短期內得到控制
本次疫情涉及面廣,為何能在短期內得到控制?談及這一問題,吳良有介紹,這次在疫情防控方面,借鑒了上海等多地疫情處置經驗,在抓早抓小、快速控制疫情等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
一是強化了疫情監測和信息報告,實行“逢陽必報、逢陽即報、接報即查”,國務院聯防聯控綜合組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赴有疫情播散風險的省份開展應急處置工作,為疫情早發現、早處置贏得時間。
二是采取了更為科學精準的防控措施,有效發揮流調溯源專班和區域協查專班等多部門協同機制,國家流調專家隊第一時間到達現場,會同省市協同作戰,抓住24小時黃金時間,迅速判定、排查和管控密切接觸者、次密切接觸者和其他風險人員,有效防范疫情外溢擴散。
三是深入細致開展疫情溯源和傳播鏈調查分析工作,及時發現疫情輸入源頭和病例感染來源,對潛在感染者進行迅速排查和管控,切斷病毒傳播鏈條。
四是強化“外防輸入”各項措施,系統排查陸地、港口和航空口岸的風險隱患,及時完善與疫情流行嚴重國家接壤的陸地口岸防控舉措,降低境外的疫情輸入風險。
五是及時、主動、全面發布疫情相關信息,發揮群防群控的優勢,引導廣大群眾加強防護意識,提高有風險場所活動史和有可疑癥狀人員的主動就診、主動檢測、主動報備意識,有效降低疫情隱匿傳播的風險。
吳良有特別提到,這次疫情能在較短時間內得到控制,得益于我國較高的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種率,截止到11月19日,我國疫苗接種已經覆蓋12.25億人,完成全程接種10.76億人,人群覆蓋率分別達到了86.9%和76.3%,加強免疫接種6573萬人,為阻斷新冠病毒傳播、防止重癥的發生等起到重要作用。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