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官網截圖
人民網北京11月4日電 (記者張文婷)為推動縣醫院綜合能力持續提升,不斷滿足縣域居民基本醫療服務需求,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千縣工程”縣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工作方案》),明確到2025年,全國至少1000家縣醫院達到三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水平,發揮縣域醫療中心作用,為實現一般病在市縣解決打下堅實基礎。
推動縣醫院綜合能力提升,促進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重點圍繞兩個方面提出了十項任務:一方面持續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做好縣域居民健康“守門人”。加強專科能力建設,提升縣域內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診療能力、急危重癥搶救能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腫瘤等專科疾病防治能力;加快建設高質量人才隊伍,加大人才的引進力度、培養力度;依托縣醫院構建腫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創介入、麻醉疼痛診療、重癥監護等臨床服務“五大中心”;強化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救治、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等急診急救“五大中心”;不斷改善醫療服務,鞏固完善預約診療制度,優化就診流程,改善患者就醫體驗;逐步改善硬件設施設備條件,滿足縣域居民診療需求。
另一方面推動資源整合共享,發揮縣醫院“龍頭”作用。落實縣醫院在分級診療體系中的功能定位,牽頭組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遠程醫療協作網,為居民提供一體化、連續性醫療衛生服務,并與城市三級醫院建立遠程醫療服務關系和雙向轉診通道;提升縣醫院科學管理水平,推動醫院運營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依托縣醫院建設互聯互通的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心電診斷、病理、消毒供應等資源共享“五大中心”,提高縣域醫療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依托縣醫院建設縣域醫共體內的醫療質控、人力資源、運營管理、醫保管理、信息數據等高質量管理“五大中心”,強化縣醫院對縣域醫共體內的醫療衛生機構的協調管理。
《工作方案》把2021年10月至12月定為啟動階段,要求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以脫貧地區、三區三州、原中央蘇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地區為重點,在經國家衛生健康委評估已達到三級醫療服務能力的縣醫院以外,推薦實施“千縣工程”的縣醫院。在組織實施階段,各地結合實際制定省級總體實施方案和“一院一案”的具體工作方案,有計劃、分步驟落實各項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適時開展評估,對基礎條件好、建設進展較快,取得積極成效的縣醫院加大支持力度。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