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等原則,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
延遲退休會影響年輕人就業嗎?對養老金待遇發放會不會有影響?就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經濟日報記者近期采訪了權威專家。
會給就業帶來巨大沖擊嗎
有觀點認為,延遲退休意味著崗位減少、年輕人工作更難尋,普遍擔心延遲退休會擠占未來就業空間,是這樣嗎?
“靜態地看,延遲退休似乎會對就業產生一定負面影響。但已有的研究并未得出延遲退休就一定對就業市場不利的結論。”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表示,從勞動力供給角度看,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已連續8年下降,勞動參與率也持續下降,甚至出現自2018年以來我國就業總量開始下降的情況。“十四五”期間,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仍將加劇,第二次出生高峰的人口(1962年至1972年)將進入老齡期,老年人口進一步增多,“一升一降”,在現有退休年齡政策不變的情況下,未來我國勞動力供給不足的情況進一步加劇。
從勞動力需求角度觀察,近些年,服務業產值比重和就業比重在不斷提升,而服務業因其就業容量明顯高于制造業,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加之新經濟蓬勃發展,勞動力需求也在不斷上升,就業市場招工難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未來面臨的核心問題并非就業崗位減少,而是勞動力供給不足。通過延遲退休,提高勞動參與率,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我國勞動力市場供求總量不平衡之間的矛盾。”曾湘泉說。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莫榮也表示,延遲退休對就業的沖擊是有限可控的,不會“擠壓”未來的就業機會。
“這種‘有限可控’,是因為退休改革采取漸進式延遲,像國外的通常做法,每年延遲幾個月或者每幾個月延遲1個月,每年因延遲退休而多出來的勞動力不會太多,甚至會被每年減少的勞動力相抵消。”莫榮認為,隨著“十四五”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力度加大,很多就業崗位被淘汰,同時也創造更多新就業崗位。延遲退休短期可以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長期能夠緩解勞動力供給總量不足的問題。
下一篇:一個零基礎的該怎么樣學習素描呢?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