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在周一盤后公布的文件顯示,截至9月30日,其持有的股票投資組合累計價值2289億美元。伯克希爾三季度大舉押注醫藥行業,同時大幅減持了剛買入沒多久的黃金股,并繼續減持銀行股,對蘋果股票的持倉也有所減少。
投資者通常會認為巴菲特會投資在他看來可以長期穩定增長的行業,而加大對醫藥股的布局。但四季度以來,A股的醫藥板塊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反而大跌,如何理解雙方不同的行為呢,A股醫藥股難道是錯殺了?
筆者認為:
巴菲特看重的是優秀企業長期的價值,而A股醫藥板塊大幅下跌受到了多重因素的影響,少部分優秀企業有可能被“錯殺”,但是要仔細鑒別,性價比高不高還是最重要的。
我們看到,伯克希爾到9月底增加了很多醫藥股,但是占比并不算高。
持倉數據顯示,該公司在三季度買入了2130萬股AbbVie股票,3000萬股百時美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2240萬股默克(Merck),370萬股輝瑞(Pfizer),合計投資金額約57億美元。
在增加對這四只股票的持倉后公司在醫藥板塊的持倉金額翻倍至93億美元,相比于2000多億美元的持倉比例并不高。持倉最多的還是蘋果公司。
反觀A股,2020年四季度,醫藥行業面臨了很大的壓力。上半年行業漲幅排名第一,風光無限的醫藥股已經被投資者“拋棄”了。
上半年由于疫情原因,二級市場投資者普遍認為醫藥是需求確定性最高的行業之一,大部分的公司經營不受經濟下滑影響,甚至有些公司因為疫情原因需求大增,業績增長更快,因而買入醫藥股。
上半年確實一枝獨秀,漲幅遙遙領先,申萬28個一級行業里,漲幅第一,達到40%。而經濟預期受損的一些行業,比如銀行、保險和一些周期股等上半年被投資者紛紛拋售,機構投資者估值和持倉都處于低位,上半年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也取得了負收益。
四季度又體現了另一個極端,上半年遠遠跑輸的周期類行業漲幅非常不錯,而醫藥股卻排名見底。
年底醫藥行業確實也出現了很多利空因素,醫保談判藥品降價,耗材降價等利空因素。“冠脈支架驟降95%”,“阿司匹林6厘一片”等爆炸性新聞給大家帶來很大的沖擊。年底機構投資者業績考核,也使得加強了最近兩極分化的趨勢。
可能很多投資者會想,醫藥被殺下來不是很好么,畢竟2018年底醫藥也是因為藥品降價原因大跌了一次,那個時候可是很好的機會啊。而且投資大師不是也加倉醫藥股了么?
道理沒錯,可是具體情況我們要具體分析,A股投資者上半年喜歡醫藥股更多的是因為追逐疫情受益的熱點或者看好“賽道”優秀的細分行業,而巴菲特加倉的醫藥股主要是看好那幾家公司。
A股跌多了會有一些優秀的公司被“錯殺”,但大家要仔細分析,看好的“賽道”是不是真的好,未來長期的性價比還高不高。
上一篇:華西股份漲9.96% 封上漲停板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