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從盤面上看,舜元實業(000670)股改復牌首日的股價大幅下跌超過了五成,但如果把高送轉后除權的因素考慮在內的話,舜元實業的小散們昨日的實際收益超過了42%。至此,深市上市公司全部完成了股改,而滬市則仍有S佳通(600182)和S前鋒(600733)兩家股改“釘子戶”。
小散暴跌中攬四成收益
昨日,完成股改并宣布復牌的舜元實業開盤便較其前收盤價腰斬過半,至收盤時,該股最終下跌52.47%,收報8.75元。需要指出的是,盡管從表面上來看,舜元實業股改復牌之后似乎遭到了令人難以接受的暴跌,但如果考慮到除權的因素,該股昨日收盤應該實際上漲了42.5%。
根據舜元實業的股改方案,重組方上海盈方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盈方技術)向上市公司注入2億元的現金以及上海盈方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盈方股份)99.99%股權,上市公司以5.44億元資本公積金向各股東方及重組方轉增股本5.44億股。其中,向流通股東每10股轉增20股,向非流通股東每10股轉增2股,向盈方技術定向轉增2.12億股。
上述股改方案完成之后,舜元實業的股本規模整整擴張至股改前規模的3倍,而復牌前,舜元實業的收盤價為18.41元/股。這意味著,如果按照普通高送轉除權計算,舜元實業昨日集合競價的基準價應該約為6.137元。
因此,以舜元實業8.75元/股的收盤價計算,該股股改復牌后,對于廣大原流通股東而言,相當于收獲了42.58%的收益。
盈方技術成最大贏家
本次股改方案實施后,盈方技術將持有舜元實業25.92%的股份,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原大股東上海舜元實業的持股比例則由25.99%降至10.38%。
據悉,舜元實業股改易主之后,上市公司將逐步剝離現有的房地產類業務,而將以盈方技術新注入的資產——IT類業務為新的發力點。根據重組過程中新的第一大股東盈方技術的承諾,今年上市公司的扣非凈利潤不低于5000萬元,明年不低于1.25億元。
公開消息顯示,盡管在此之前中小股東對于這份股改方案并不算太滿意,但從最后的結果來看,超過四成的收益或許還算得上是個不錯的結局。
不過,對于舜元實業的原非流通股東而言,股改后,他們的持股市值則大幅縮水。以原第一大股東上海舜元為例,按照股改前的收盤價計算,上海舜元持股市值約為13億元,而股改后,按昨日收盤價計算,其持股市值縮水至約7.42億元,市值縮水率達到了42.92%。
對于盈方技術而言,其在股改和重組中支付了2億元的現金和99.99%的盈方股份的股權,該項股權評估值在7.9億-8.7億元之間。也就是說,盈方技術以10億元左右的代價取得了舜元實業的第一大股東位置。
按照昨日收盤價計算,盈方技術獲得定向轉增的2.12億股股權市值約為18.55億元,同樣也遠遠高于其約10億元的股改及重組成本。
A股僅剩兩家“釘子戶”
隨著舜元實業股改的正式收官,至此,困擾深市十多年的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已經全部完成,而目前整個A股市場僅有S前鋒和S佳通兩家公司未完成股改。
據悉,S前鋒的股改方案由于各方利益未能協調一致,至今未得到實質推進;而S佳通更是由于其特殊的外資股東背景,至今甚至根本沒有提出過股權分置改革方案。
股權分置改革一直是A股市場一個歷史遺留問題,由于其“同股不同權”嚴重違背了現代企業治理精神,證監會從十多年前就已經啟動了股權分置改革,但由于種種利益問題,該項改革遇到了極大阻力,十余年來仍未得到徹底解決。
分析人士認為,股權分置改革最大的障礙在于,大股東不愿做出較大讓步,以換取其持股的流通權,而廣大流通股東又對大股東提出的小恩小惠拒不買賬,所以才導致股改久拖不決。他表示,股權分置改革遇阻留下的這一歷史遺留問題也是制約著A股與國際市場接軌的一個重要絆腳石,影響A股市場的形象,與目前正在逐步推進的資本市場市場化改革理念背道而馳。
“證監會和交易所方面應該出臺強制措施,督促S前鋒和S佳通兩家公司的股改,最好給出一個期限,限期內不能完成的直接予以暫停上市甚至是退市處理。”上述分析人士說。(況玉清)
下一篇:中國石化披露半年業績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