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老百姓時常記掛的就是“菜籃子”。昨晚,市農業局副局長馬麗英接受相關訪談時表示,全市多措并舉保障著咱北京的“菜籃子”安全,減少農藥殘留、控制化肥使用、“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率等多方面都走在全國前列。
化肥農藥用量雙降
馬麗英介紹,全市蔬菜播種面積約70萬畝,總上市量200多萬噸。為確保食用安全,一是抓源頭監管,不合格的肥料、農藥必須禁止上市,堅決執法。二是抓生產過程,在產前、產中、產后嚴格監管。大力推行測土配方施肥、綠色生物防控技術和標準化生產,科學使用化肥和農藥。目前,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北京菜田達到了全覆蓋。10年間,我們每畝化肥施用量減少了40%,化學農藥使用量降低了30%,控制水平居于全國前列。
同時,加快農業標準化發展步伐,對蔬菜生產實施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的標準化、規范化管理, 大力推進“三品一標”認證,目前“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率已達60%,也是全國領先的。
果蔬都有“醫保卡”
果蔬“醫保卡”是一種形象的說法,它的全稱叫北京市作物健康保障一卡通,卡片上包含了生產者的個人信息和生產信息,綠色防控技術產品及享受補貼的比例、額度和購藥補貼情況記錄,指定的農藥經營店名單。
當蔬菜生了病,植物醫院會通過精確診斷,對癥下藥、精準用藥,從而降低化學農藥用量。農民拿著植物醫生開出的處方,就可以到指定的農資經營店掃碼照方抓藥。
本市農民購買農藥可以享受一定的政府補貼,越是對蔬菜和環境安全的“藥品”享受補貼的比例越高,實施天敵生物防治,補貼90%,生物農藥補貼50%。通過“醫保卡”引導農民進行科學診斷,精準施藥、安全施藥,減少化肥、農藥殘留,保證農產品的安全。
草莓蜜蜂授粉全覆蓋
目前,全市的草莓種植面積達1萬多畝,10多個品種,產量2000萬公斤,已經全部采用蜜蜂授粉。蜜蜂授粉是綠色生物防控技術之一,也是草莓最自然的授粉方式,在草莓生產中采用蜜蜂授粉,生產的草莓,坐果率高,色澤好、口感好。
馬麗英介紹,蜜蜂既是田間的代工員,又是質量監督員。首先,蜜蜂授粉解除了農民人工勞動量。第二,蜜蜂又是質量安全監督員。蜜蜂對絕大多數化學農藥高度敏感,如果隨意使用化學農藥,蜜蜂就會死掉,所以蜜蜂授粉從源頭上能保證草莓的質量安全。
一枚雞蛋背后7本賬
近年來,本市培育出了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的蛋雞品種“京紅”“京粉”,京系蛋雞在全國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50%以上,也就是說,國人每吃兩枚雞蛋,就有一枚是來自北京的品種。
雞蛋生產過程采取嚴格的管控措施,從生產、消毒、免疫、防疫、診療、飼料和獸藥使用、無害化處理等養殖的全過程,每個環節都有詳細記錄,每一枚雞蛋背后都有7本“明細賬”,明明白白地告訴大家安全雞蛋的生產過程。為保證雞蛋產品質量安全,經檢測合格安全的飼料、獸藥才能進入養殖環節;在產蛋環節中,不得使用獸藥;雞蛋出廠前,要經過嚴格檢測,檢測不合格的堅決不允許上市。
魚肉禽奶源頭可追溯
當前,魚肉禽奶等產品進入消費旺季。在畜禽養殖生產過程中,本市建立了質量安全控制體系,從養殖環境、投入品種、生產管理,產品質量均實現了源頭可查詢、過程可控制、質量可追溯。
在屠宰環節,本市對豬、牛、羊、雞、鴨實行定點屠宰制度,全部實現機械化屠宰,對所有屠宰企業派駐官方獸醫,依法實施監管。
全市有近5萬畝養殖水面,淡水魚產量4萬噸,監管主要抓住苗、料、藥、水四個關鍵點,建好水產養殖生產記錄、水產養殖用藥記錄,不定期產品抽檢,確保市民吃上“放心魚”。
同時,為保障首都“奶瓶子”,本市現有8.4萬頭奶牛以及通過產業結構調整,遷移到河北、天津、內蒙古、山西等環北京地區近10萬頭奶牛,為首都“奶瓶子”提供了穩定安全的奶源保障。所有供京奶源基地全部實行飼料源頭質檢、精準飼喂管理、機械化擠奶,生鮮乳的收購和運輸實現了全程可追溯。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