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自然》雜志近日在線發表的一篇動物學論文,科學家首次直接測量了大型哺乳動物肌肉纖維的能量,結果發現:角馬高效的肌肉纖維能讓其在長途跋涉中不會出現過熱現象。該研究同時揭示了,生活在沙漠環境中的動物如何適應不同季節和不同地區的降雨、食物和氣候差異。
圖片源于網絡
動物長途跋涉的能力取決于它們在移動過程中的能量利用和產熱。眾所周知,大型動物在陸地上長途跋涉的效率超過小型動物,但人們對肌肉纖維的效率卻所知不多。既往研究顯示,小鼠會將三分之一的能量轉化用于運動,而另外三分之二的能量會由于產熱而耗盡。不過,由于對活肌肉纖維進行直接研究的難度頗大,即使小型動物也不容易,因此從未在體型大過兔子的動物身上進行過此類研究。
此次,英國倫敦大學皇家獸醫學院科學家阿倫·威爾森及其同事,以角馬為對象詳細研究了動物遷徙時肌肉纖維的效率。團隊運用載有移動和環境傳感器的GPS追蹤項圈,發現生活在博茨瓦納北部炎熱干旱環境中的藍色角馬,幾乎能在5天不喝水的情況下遷徙80公里。
研究團隊報告稱,角馬的肌肉纖維能把三分之二的能量轉化用于運動,只有三分之一的能量會因為產熱而浪費——比公牛這種體型類似的動物以及兔子等小型動物的效率都要高得多。這種肌肉效率能將角馬的產熱量降至最低,表明角馬能通過頻繁呼氣減少水分流失,降低飲水次數。(張夢然)
下一篇:乳腺癌風險降低與什么有關?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