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風景如畫,城市建設內外兼修。6月15日,在黃岡市蘄春縣漕河鎮豁口社區,改造管理后的通組道路兩旁綠意蔥蘢、河水潺潺,沿河小道干凈整潔,文化院墻別具匠心。五組居民王澤啟、六組居民余之新等人為社區送來錦旗,點贊“百日攻堅”行動成效。
據了解,自該縣啟動美麗城鄉建設暨城鎮管理“百日攻堅”行動以來,漕河鎮黨委政府制定“三個一”工作機制,摸底鎖定“四河”、“九路一區”整治和“背街小巷”提檔升級等18個重點任務,不斷提升城鄉環境面貌和人居生活質量。
率先作為,攻思想之堅
(資料圖片)
位于該鎮核心地段的南門畈社區,在這次“百日攻堅”行動中,最難“啃”的一條主干道便是蘄春大道(西段)。行動伊始,部分居民對拆違不理解,認為行動不過是一陣風,躲一躲就過去了。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從我自家違建拆起!”社區書記余延江站了出來,帶頭拆除了自家近60平方米的附屬屋。熊燕、甘鼎銘等干部緊隨其后,拆除了自家工具房和小屋,成本造價預估10萬元。
“看來是動真格了,干部都帶頭拆了!”“我那點棚子更應該拆!”在拆違現場,圍觀群眾你一言我一語,有所觸動。
“觸動”變為“行動”?!皶洠沂屈h員我帶頭,可以先拆我家!”“主任,我家的違法建筑已自行拆除,麻煩你來現場驗收。”……一個接一個的報告電話,一處又一處的順利拆違,指揮部和社區的干部們一趟一趟地往現場跑著。
干群一心,其利斷金,該縣城管局組織執法隊員及生產人員200余人次,出動執法車輛45臺次,規范出店經營(棚亭拆除)65處,拆除破損店招、一店多招、臨街搭建附屬房屋、門店室外帳篷100余處。如今的蘄春大道上,店外占道經營與房屋違建已完全杜絕。
對癥下藥,攻問題之堅
“生意沒受影響,街坊鄰居來我這吃早餐,都說比以前在馬路邊更衛生、更安全了!”漕河鎮羅州城社區居民王文珍說,“當初我的擔憂顧慮完全是多余的。”
社區干部劉寶進介紹,王文珍經營這家早餐店已經多年,垸組會提前宣傳要拆違時,她表示贊成,但也袒露了自己擔心會影響生意。
為此,社區干部選擇在王文珍收攤之后的傍晚開始動工,一邊請來工人幫她拆除鋼構架和雨棚,一邊請本地器匠修補、粘貼外立面受損處的墻瓦,連夜完成了早餐店的拆違工作。這樣一來,既能保證居住出入安全,又可以維持早餐店的全貌,不影響店鋪生意。
同樣遇到難題的,還有京九大道上的米粉廠。整治方案要求全路段硬化,但廠區門口的地下鋪設了生產生活用的排水溝和燃氣管道,路面不能鋪混凝土。
找準問題之要,方可精準破解。“‘百日攻堅’行動的最終目的是建設美麗城鄉,硬化道路只是其中一種方式,既然無法滿足硬化的條件,我們何不將其建設成為花壇,同樣也可以起到美化社區的作用!”經過社區干部與工廠負責人多次協商后,問題迎刃而解。
說干就干,雙方共組織70人,耗時3天,讓昔日的泥濘荒地變身精致花園。這是社區自治的具體實踐,也是創新攻堅的有效舉措。
共同締造,攻動員之堅
夏漕社區建材城北門路,因使用年限較久,道路破損嚴重,排水系統淤堵,停車秩序混亂,居民迫切希望改造升級。但涉及周邊居民7000余人,商戶1000余戶,怎么修、誰來修、誰出錢、誰來管是擺在眼前的問題。
謀定而后動。社區組織兩委干部、居民小組干部、群眾代表創建專班,先后召開了5次垸場會和群眾代表會進行廣泛動員、收集民意。
“其實最好的社區動員就是‘居民動員居民’。我們發動了黨員代表、鄉賢名人輪流上門做動員工作,一周就完成了拆除違建的前期準備工作?!鄙鐓^干部夏進軍說。
經過多輪磋商后,專班全體人員達成了共識。資金由沿線住戶籌資、商戶鄉賢捐資、社區籌資組成,資金賬目由社區、居民代表共管。施工過程和質量由居民代表組成的組成“黨員監督崗”、“銀發管事團”進行監督,最終由專業人員驗收。
“建設施工的時候,各個樓棟和商戶居民都當起了志愿者,有做小工的、有幫忙清理水溝的,大家都想把它完成好!”據統計,共出動50余人次,累計工作近200小時。
經過改造升級后,該路段路況煥然一新,路面更平整了,排水更順暢了,道路兩旁更有序了,出行更安全了。(來源:荊楚網)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