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產業互聯網金融或許是金融行業下一個“藍海”

2020-08-18 10:29:05 來源: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產業互聯網,是指傳統產業借助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互聯網技術,用以連接、重構傳統產業鏈,從而提升產業的內部效率和對外服務能力,實現產業鏈的數字化轉型。商業銀行應以此為契機,借助金融科技手段,加快推進其公司和普惠業務轉型,幫助產業鏈中小企業提高融資效率、降低融資成本。產業互聯網金融或許是金融行業下一個“藍海”。

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

2010年,伴隨著4G技術和移動互聯網的大規模應用,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構建的搜索、電商、社交等面向消費者的場景呈現爆發式增長,并以第三方支付為切入點,以良好的客戶體驗為競爭力,快速滲透到銀行業的存(如余額寶、微信錢包)、貸(如借唄、微粒貸)、匯(如支付寶、微信支付)領域,深刻改變了人們消費和支付的生態。

產業互聯網是消費互聯網向上游產業的延伸,其主要用戶是企業,主要場景是各類生產和貿易活動。產業互聯網涉及工業生產和貿易流通的大量細分領域,難以像消費互聯網那樣歸類到衣、食、住、行等大的領域,因此難以形成“贏者通吃”的產業互聯網巨頭。因此,產業互聯網尚處于群雄逐鹿的階段。

產業互聯網通過產業鏈上各個參與者,尤其是大量中小企業的互聯互通,改變了產業內數據采集和流通的方式,體現了數據要素在產業鏈上的價值創造能力。

5G、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的逐步成熟以及新基建的逐步完善,為產業互聯網提供了強大的供給支撐;而國家對先進制造業、小微企業的大力扶持,使產業互聯網有著龐大的市場需求。

可以預見的是,產業互聯網將進入快速增長期。商業銀行作為產業鏈上資金流的提供方,加快發展產業互聯網金融,積極推進公司和普惠業務的數字化轉型已勢在必行。

產業互聯網金融的參與主體及挑戰

產業互聯網一般由產業鏈核心企業、鏈屬企業、金融科技公司、金融機構等主體參與。產業互聯網平臺通常由產業鏈核心企業建設,并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也有的創業企業借助其在工業互聯網技術上的優勢成立產業互聯網平臺,或者與產業鏈核心企業成立合資公司;消費互聯網巨頭也在加大對產業互聯網金融的布局,希望借助其強大的互聯網基因,繼續擴大其金融科技版圖;銀行系金融科技公司,或者由銀行從業者創立的科技公司也在涉及產業互聯網領域。

與消費互聯網自帶“流量、數據、場景、賦能”等光環不同的是,大部分產業互聯網平臺上述要素并不豐富。一是企業自身對數據安全、隱私的要求高于消費者,銀行難以通過產業互聯網流量變現而直接“獲客”;二是大多鏈屬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尚處于起步階段,不同產業鏈的數據整合和輸出均需要“私有化”部署;三是企業對產業互聯網平臺的黏性不強,銀行通過場景獲客的轉化率不高;四是銀行的風控部門基于產業互聯網的數字化風控尚處于謹慎探索階段。

目前,產業互聯網金融的經營模式并不成熟,對獲客、收入等當期KPI的貢獻并不大,不少金融機構是“雷聲大、雨點小”。但部分行業的產業鏈核心企業、金融科技公司已經在上述要素整合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并嘗試進入產業互聯網金融。

商業銀行的金融科技對策

產業互聯網時代,商業銀行的公司和普惠業務的數字化轉型挑戰與機遇并存。商業銀行應前瞻布局、未雨綢繆。其中金融科技是關鍵一步。

一是科技引領。不能只靠科技部門引領,業務部門要主動借助金融科技引領業務轉型。基于產業互聯網的金融創新不僅需要金融科技,更需要對產業鏈數字化轉型的深入掌握,以及對金融產品、風控手段創新的高度敏感。這都需要營銷、風控、技術多方面的綜合能力,以及潛心鉆研、集腋成裘的定力。

二是科技搭臺,提升基礎平臺能力。產業互聯網金融要求銀行具備快速與產業互聯網平臺對接的能力,并協助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科技部門一方面要優化組織架構,形成面向產業互聯網的敏捷開發能力;另一方面要做好產業云、區塊鏈平臺、開放銀行等基礎設施建設。

三是依托重點區域戰略,形成突破。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等重點區域,即是經濟聚合區,也是產業聚合區。商業銀行應從總行層面入手,建立起由前臺客戶部門、中臺風控部門和科技部門組成聯合作戰團隊,分析每個重點區域的主要產業鏈結構,梳理銀行的客戶優勢,選擇若干個產業鏈重點突破。既可以和已有的產業互聯網平臺合作,也可以銀行為主組建產業互聯網平臺,并研發嵌入到互聯網平臺的金融產品,方有機會實現該產業鏈客戶的“贏家通吃”。

四是發揮金融科技子公司作用,向產業鏈數字化賦能。產業互聯網金融需要由銀行向產業鏈企業輸出數字化轉型能力,或者與金融科技公司、產業鏈核心企業共同搭建產業互聯網平臺。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可借助其靈活的體制機制,倚靠銀行強大的金融科技實力和扎實的客戶基礎,發揮其向異業賦能的作用。若能借助資本手段與地方政府、產業鏈核心企業合作,則更是如虎添翼,潛力巨大。

五是加強前沿性、基礎性金融科技的研發應用。產業互聯網的成熟離不開新技術的不斷革新和大規模商用。例如,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使產業鏈可以全程、實時跟蹤每個零配件的數字化信息;5G技術的成熟使得數據處理的效率大大提高;區塊鏈技術的防篡改、匿名性、去中心化等特點,大大提升了數據共享的安全性。

六是加強風險防控。產業互聯網金融的核心是利用數據增強銀行風控能力,這方面尚有不少新的課題需要突破。要借助高校等基礎研究能力,加強產業互聯網金融的風險計量和監測工具的開發。不但要增強利用產業鏈數據進行線上授信審查、審批放款、貸后監控能力,也要防止片面依賴線上風控,而忽視支行客戶經理實地走訪、盡職調查、財務分析等傳統的風控措施,尤其要加強行業整體風險的監測和預警。產業鏈數據使用的合規性、安全性須有相應的技術手段和管控措施,防止操作風險。(王衛東 作者系交通銀行金融科技創新研究院院長)

關鍵詞: 互聯網金融

上一篇:金價重上2000美元仍有基礎

下一篇:杭州樓市熱度不減 有類房子卻挺難賣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